中有顾虑,嫂嫂出面为你保媒,保管妥当。”
这话分量可不轻,史氏身为郑国公府的儿媳,又出身敬国公府,背后靠着两府势力,肯出面保媒,便是天大的体面,寻常人家断没有不应的。
她这般表态,显然是打心底里认可了周小勇,才愿如此出力。
周小勇自然明白这份心意,连忙拱手道谢,语气里满是感激:“嫂嫂与兄长这般待我,实在让我受宠若惊。不过女方那边,两家早已心知肚明,只是时机未到,过些日子定了亲,定会请嫂嫂和兄长喝杯喜酒。”
孟祺夫妇见他说得笃定,便知这桩事已有眉目,也就不再多问。
孟祺却还是多叮嘱了一句:“周兄,有句话我得多说一句。你看重那姑娘本人是应当的,但岳家的门风、品行,也得仔细掂量。你如今刚入仕途,前程正是光明的时候,婚事上总得权衡利弊。”
他这话里带着几分过来人的恳切。
身为男子,虑事难免更重实际。这并非功利,而是实在的考量。
若岳家品行不端,或是两家根基悬殊到难以调和,即便强成了亲,日后也难免生出嫌隙,反而误了前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我并非要你苛责计较,”孟祺见他听得认真,又放缓了语气,“只是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关乎两家,更关乎往后长远。寻个门户相当、家风清正的,往后彼此扶持,才能走得安稳。”
史氏自然明白丈夫的用意,无非是怕周小勇选错了人家,误了前程。
京城里这样的例子可不少,有的人家娶妻时没细究,妻子娘家本就根基浅薄,偏又贪得无厌。
成婚后日子一久,岳家便借着亲家的名头屡屡上门讨要好处,今日要银钱,明日求差事,稍不称心便撒泼耍赖。
一来二去,两家积怨越来越深,轻则亲家反目,重则闹到官府去,被其他官宦人家看了笑话,背后指指点点。
原本前途光明的仕途,就因这桩糟心事绊了脚,升迁受阻,名声也落了污,实在不值当。
只是史氏听丈夫的话里隐隐有劝周小勇另作打算的意思,心里终究有些不是滋味。
感情的事,哪能这般权衡算计?
但转念一想,孟祺也是一片真心为周小勇着想,便也释然了。
周小勇瞧着夫妇俩的神色,便知他们是真心为自己打算,当即浅笑道:“兄长不必多虑。我的意中人是位女官,也是正经官宦人家出身,论起家世,倒是我高攀了。”
他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几分坦然,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显然对那位姑娘十分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