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祺与史氏夫妇当即表示,对知味居士牵头编纂的医书满心期待。
几人又闲话了几句,周小勇早让虎子备下了精致茶点,青瓷碟里盛着蜜饯与酥饼,茶香混着点心的甜香在屋里漫开。
正说着,英娘蹦蹦跳跳地回来了,怀里鼓鼓囊囊抱着好些书册,既有烫金封面的精装版《知味小语》,也有轻便的简装本,连先前瞧上的那些挂件也一股脑塞在怀里,抱得高高的,小脸都被挡去了大半。
随行的丫鬟想伸手帮着拿几本,她却紧紧搂着不肯松手,小眉头皱着,像护着宝贝似的。
史氏看在眼里,轻轻咳了一声:“英娘。”
小姑娘这才回过神,意识到自己失了礼数,脸颊微微一红,连忙停下脚步,将怀里的书册分了一半给丫鬟,小手理了理衣襟,又端端正正站好,那副模样倒有了几分郑国公府嫡女的端庄。
坐回父母身边时,孟祺见她这前倨后恭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英娘这是弄了多少书?家里的《知味小语》不是好些本了吗?”
英娘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爹爹,这些是我买给好友们的!还有这些挂件,我都挑了最漂亮的,她们肯定喜欢!”
孟祺没再多问,他知道女儿有自己的月钱,平日里银钱用度向来有数,不用他操心。
史氏却悄悄瞥了眼丫鬟手里的书册,见都是些寻常价格的版本,并非一味挑贵的买,这才放了心。
虽说生在国公府,史氏却从不教女儿铺张。她常说,银钱要花在实处,一分一毫都得用得值当。
英娘自小听着这些话,花钱竟比寻常人家的孩子还仔细。
送好友的物件,她觉得贵些也值得,若是自家日常用的,便绝不会买虚价的。
周小勇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暗暗点头。
这一家三口,行事有度,家风严谨,郑国公府果然是值得深交的人家。
孟祺看着周小勇,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口,问道:“周兄如今可已成婚?”
周小勇愣了一下,放下手里的茶盏,摇头道:“尚未。”
“那可有定下婚配?”孟祺又追问了一句,目光里带着几分温和的探究。
周小勇想了想,还是如实答道:“也未曾,亲事还没定下来。”
“这便好办了!”孟祺眼睛一亮,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往后让你嫂子多留意些,京城里的贵女们,看看有哪些合你心意的。”
“啊?”周小勇彻底怔住了,万万没料到话题会突然转到这上头,一时满脸错愕,连耳根都泛起了红。
孟祺只当他是受宠若惊,便温言开解:“你也不必因出身自谦。如今婚配,看重的终究是男方品行。你品行端正,又与我交好,便是咱们郑国公府认可的人。寻个家世相当的官宦之女,原是不难的。”
他话音刚落,史氏也含笑接口:“是啊,周大人不必介怀出身。英雄不问出处,你这般人才,相貌周正,品行端方,又是进士出身,哪里差了?待嫂嫂为你寻个可心的姑娘,早些成家才好。”
一旁的英娘听父母说起婚事,顿时来了兴致,小脸上带着促狭的笑,支着下巴看热闹,眼睛亮晶晶的。
周小勇这才回过神,连忙站起身,手都不知往哪儿放,红着脸摆手:“不不不,孟兄,嫂嫂,你们误会了!我虽没定下婚约,可心里早有意中人了,不敢劳烦嫂嫂费心。”
“哦?”孟祺夫妇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史氏性子爽朗,当即浅笑着追问:“那不知周大人的意中人是哪家姑娘?如今也在京城吗?”
见他们不再提说媒的事,周小勇这才松了口气,重新坐下,略一思忖,点头道:“嗯,她在京城。”
“既是如此,不妨告诉嫂嫂是哪家人?”史氏笑意更深了,“若是女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