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噩耗传来(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胡家近两三年,买来一个媳妇,然后添了两个娃,现实生活中一下多了几张吃饭的嘴;人丁兴旺心里高兴是高兴,但吃饭的问题,不会因为精神上愉快就能自动解决了的。

农民的耕地面积是固定的,一年的收成也只有一个固定的量,开门立户的一家人,除了要吃饭,还有许多需要花钱的地方。可是,在黄土地里,又不能直接挖出钱来?!老大和老三都是智力有问题,在家里帮着做点农活儿还可以,要外帮人做工,那是不太可能的;老二胡志军便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被老爹派出去煤矿挖煤挣钱,贴补家用。

陈、胡两先祖定居地“野猪坡”是山脉的一个山坡,整个后背是一片大山,在这样的山里,埋藏着一种叫做煤的矿石。

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发展经济,都在挖掘、寻找当地的“特色”,他们所在的先锋乡,和大山两侧的其他乡镇,在所属辖区内的山沟里挖了洞,把藏在土壤、岩石下的黑煤弄出来换成真金白银。

山脉有几百公里长,单统计煤矿的话,大大小小可能有十几个;离胡家最近的一座煤矿,是二十里路外、叫“郭岩

煤矿工人才是真正的“地下工作者”。

他们每天坐着运煤的轨道货箱,下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深的地下,在没有一丝太阳光线、全靠头顶上戴着的矿灯照明,才能看清楚事物的洞穴是,用镐、铁锤、钢钻等工具把煤从岩壁上敲下来,再把大块敲成小块,然后用铁锹铲到货箱里,运到地面上。

他们每天在地下的工作就是敲煤、装煤、运煤,捣鼓这些沉甸甸的黑家伙,也是一件极费力的体力活儿,跟地面上石料厂打石头、运石头的工作差不多,都是与岩石打交道,只是一个是黑的岩,一个是青岩或白岩;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地下。

没有在地下呆习惯的人,会因为周围都漆黑,只有矿灯的一丁点微弱的电光,身体被浓稠的黑暗包围着,而感到孤单无助和恐惧;身在几十米的地下小空间,上面压着厚重的大山,心里会感觉很压抑和难受。

但是,呆习惯了的人,就没有这些感觉了。

一来到地下自己的劳作区域,就进入忘我的境界,尽情地挖煤、铲煤,在他们眼里,黑色的煤块就是黑色的钞票,心里只在盘算今天挖了多少,能挣多少钱,谁还有心思去思考害怕哟!

进洞时穿着干净衣服,出来时,全身上下,连脸上、手上都被煤抹得漆黑,整个人就像一块大黑煤。

虽然一身弄得脏兮兮的,但回报比较丰厚。

只要你舍得力气、又勤快,从地下挖、运出来的煤越多,收入就越高。他们中挣得少的,一个月到手还有十块八块,挣得多的,一月除去伙食费还能拿回家十多块钱。在那个乡政府工作人员一月工资才四、五块钱,农村师傅级手艺人帮一天工才一角二分工钱的年代,他们已经是高入收群体了。

胡志军人年轻,身体壮实,常年在地里劳动着,身上有的是力气;加上脑袋灵活,人又机智,反应快,不偷懒。所以每天挖出的煤比别人都多,每个月都能挣十多块钱。这样的收入带回家来,让家里的开支宽裕多了,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幸福。

胡汉民为了让儿子多干活多挣钱,让二儿子不要管家里的事儿和地里的农活,只一心在煤矿里上班,也不主张他请假回家来歇工。想媳妇了,晚上下工后回来一趟,住一宿后,第二天再一早赶回去出工;就这样,也不能回来得太频繁,至少要间隔五、六天才能回家一次。

这期间,王小花一面带着两个娃娃(一个刚学会走路,一个还抱着在吃奶),一面帮着家里做事,俨然一个勤快而称职的家庭媳妇。

日子如果一直这样正常、顺利的发展,每天过得都是重复前一天的生活,就平静而无特殊的了,那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到此可以写结局、画句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