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买的婚姻(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四部 悲惨人生

生活被人换了钱,幸福只是一瞬间。使命还未消费完,伯媳也可红线牵。

唱词因为风和梦,是不相容;为爱人们开始拥有梦。

王小花是被柺卖到胡村、胡老三家的。

你要问王小花是哪儿的人,家住哪儿?她自己都不知道。

只能跟你说,家里有三间大瓦房,六间草屋;屋后面是一片大竹林,屋前有个崖壁,约有十来米高;壁下有一条小溪,她经常带着弟弟妹妹们们,在小溪边洗衣服。

最近的一户邻居在竹林的另一端,走路可能要三分钟。

买盐、调料之类的生活用品,是在山下的矿石场;那儿有几十户人家集体居住,开了一家小商店。就这个非城非镇的地方,从家到商店还得走二十分钟的山路。

可以按皇历时间规律赶集的镇上,还在更远的地方,离矿石场还得走三、四十分钟的路;平时没什么事情,大人们也很少去镇里,来回一次就得近两个小时,太耽误做农活儿了。

长这么大,王小花一共去过镇上三次,矿石场买东西倒是有几十次。

家里兄弟姐妹共六个,她是家里的老三。

被拐走那年约十六七岁,二哥大她一岁,跟人学木匠去了,大姐比二哥大一岁,年前刚嫁出去。

爹娘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是见到陌生人三句话蹦不出一个响屁的庄稼汉,整天只会不厌其烦的在地里翻来翻去,像是和土地永远有热恋情人般的感情,早出晚归的去和它见面。整日的劳作,外加生育多子,养育负担较重,年龄不大却已是弯腰驼背,还经常咳嗽。

王小花从出生就没上个一天学,没念过一天书,一个字也不认识,就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从会走路就开始帮家里干活。

小一些的时候,爹娘出工时帮着拿工具、或在家留守照看家禽;稍大一点,就学做饭、洗衣、喂猪喂鸡、下地做一些轻松的农活儿。

因哥哥要每天要外出做活儿“学手艺”,大姐又出嫁了,她算是家里孩子中最大的;到被拐走之前,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即要帮着做山上的农活,还要做家务、照看年小的弟妹。

她清楚的记得,被拐走那天,爹娘下午赶集去了,近黄昏的时候,她把一捆柴背回家,安排四妹先烧水,等她一会儿回来后做饭,便赶忙去接在山上放羊的五弟和六弟。

当走到山脚下时,碰到一位约四十岁左右的胖妇女,胖女人问她是那边那家的吗?毫无心计的王小花随口回答了个“是”,胖女人叫住她说,你爹娘在镇上买了很多东西,让你去帮忙背回来。她根本不认识这个女人,本该对她说的话应该质疑才是,可恰巧爹娘当天确实是赶集去了,便对此话深信不疑,孝顺的她决定先帮爹娘背回重物后,再去赶羊接弟弟们。

胖女人见王小花同意下山,便一道与她结伴同行。

路上问一些年龄、家庭情况等问题,王小花把她当作是来“送信”的好心人,一五一十的都给她讲了。

走了约十分钟,胖女人从包里拿出一个水杯,假装自己要喝水,随口问一问王小花要不要喝,王小花接过喝了一口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酲来时,就到了胡老三家。

见到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她是又哭又闹,胡老三的媳妇王婆便对她拳脚相向,一顿暴打;说是他们家卖了两头猪和几百斤粮食,凑了三十块钱买回来的媳妇。

她哭闹累了,才认真地观察这个家。

共五人,两老三少;老的是父母,少的三个是儿子,但有两个儿子神经都太正常,用他们当地的说活叫“傻子”。

这个家有两个傻子!?有一个已经够受的了,还两个?

看他们父母也不傻,咋就生了两个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