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九章 试着分析(二)(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盛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极力推崇,道教大盛,蜀中青城山、鹤鸣山等都为道教圣地,有很多著名道士,如赵仙浦、王仙卿等。因此,对李白求仙学道影响重大。在蜀中,他奠定了神仙道教信仰的基础,并初步形成了他的自我仙人意识。”我说道。

李成均点了点头。

“早年的李白即开始追慕神仙方术,其《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云‘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所谓‘六甲’当为道教术数一类的书籍,他在《凤笙篇》诗中说‘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其《感兴八首》(之五)亦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泛瑟窥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炼金骨。欲逐黄鹤飞,相呼向蓬阙。’‘炼金骨’,就是炼丹。由此看来,李白十五岁就有了较深的道教信仰。”我接着说道。

李成均继续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李白20岁时接受了道教的灌顶仪式,正式成为了一名小道士。他写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扶我顶,结发受长生。’他受的‘长生’,是指道教的‘长生箓’,只有虔诚的入道者方可获得”。我继续说道。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乘船沿长江东下,穿三峡,过荆门,抵江陵。那时的李白英姿勃发,心如诗行一般轻快,更喜的是,他在江陵与茅山宗传人、年近八十的高道司马承祯不期而遇。司马承祯不仅道行深厚,而且文采飞扬,出口成章,诗文飘逸如仙。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是道家最高的褒奖语,李白一听十分兴奋,当即写就《大鹏遇稀有鸟赋》一诗,以‘大鹏’自比,以‘稀有鸟’比司马承祯,抒发自己大鹏展翅的宏大志向。这是李白的第一篇成名大作,自江陵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数日后,司马承祯与李白辞别。司马承祯去天台上,可惜,他与李白再也未能相见。”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