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章 安排进货(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王明在印象中的开发区最佳商业地段,现在还有点荒凉,地段介于lc区和开发区到郊区之间,有一条国道,不远就是以后的高速入口,这块地段是以后的批发市场,市区扩建这里就是小百货和服装的集散地。

居委会帮着申请地,前提要给15个工作名额,每月薪水30元以上。现在很多待业青年,工作名额都不好安排,无业游民瞎晃荡很容易引起治安问题,市里就业办压力也大,街道居委会也分摊着责任,王明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用街道待业知青组织合作社的名义,批了一大块地给知青合作社,王明自己出钱,市建筑队给了一个正规的市场规划,私下给建筑队工人加了钱,所以进展很顺利,根本不用监督,保证半个月盖好一期。盖一个高大通透的市场花不了多少钱,再加上几所办公的房子和简易的库房,完工用不了2月。

衣服可以从南边进货,南边小作坊真正敢用走私过来便宜原料的,只要找准货源,价格比正规国营的便宜很多,款式也很好。电子手表、磁带还有化妆品这些以后都很热卖。

进货必须带现款,现在居委会给的人里面,都是下过乡的或者在部队待过的,都有把子力气。

市场刚开始没货,无非就帮忙搬砖盖房子,去垃圾场分垃圾,虽然工资不算低,但是没多长时间有3个人觉得没面子,或者找了别的门路,就直接不干了。

剩下的人都是踏踏实实肯干的人,其中的当兵退伍的仨人肖卫国、杨志杰、蒋海安,干活很卖力。

王明注意观察了一下,其中肖卫国瘦削干练,立功退伍,由于腿上不方便转业困难,从开始进市场就没嫌弃过,一直踏踏实实的做事。部队受伤退下来的,讲纪律守规则,干活从不偷懒,还能写会算。

其中几次去买一些建材,像是砖和水泥,肖卫国一定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管钱的时候一定仔仔细细做记录。杨志杰、蒋海安做事一样卖力,但相对粗心一些。

王明观察过发了工资之后杨志杰和蒋海安都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最起码没人穿的不再是老胶鞋和布鞋。

只有肖卫国还是穿的打着补丁的老军装和老胶鞋。王明私下问过才知道,他家里有俩弟弟在上学,父母工厂效益也不好,攒点钱全给弟妹交学费买东西了。颇有点长兄为父的胸怀,这样的人信得过。

王明让肖卫国领头,给了一万块钱,让他带着杨志杰、蒋海安,去南方探探路进货。答应挣了钱给他们3成分子,把留下的几个人惊喜的直搓手。这时的500块就能盖一栋不错的院子,这1万块本钱可是一笔巨款。

肖卫国手里拿着王明给的钱,攥了又攥,说了一句“你信得过我,我肯定给你好好干。”

进货的地方王明大致的还有一些印象,无非是特区周边,深圳电子大厦应该快有了,私底下告诉了肖卫国一下。

其实王明心里没有压力,这些钱只是试试水,看看肖卫国几人的人品和办事能力,大不了自己回来去一趟南方。

王明下乡的村子有山货,木耳之类的山货比较多,只要好好包装一下,就能卖出价格,甚至皮草选好的可以出口。

王明决定一个人去下乡的山里,去找特产,其中有一样就是皮草了,一定要多搞一些。

如果一切顺利,再过几年政策好了,批发市场货源充足,这么好的地段,自己躺着就能吃个几十年。

王明盘算着送给老乡什么东西,手电筒、香皂、奶糖、罐头、巧克力、布料这些在山里实用的或者是吃不到的。

陈志超听说要回乡看看,也要请假跟着一块去,当时俩人在还住在一块。

山里人朴实,你在这住过,他们就永远拿你当亲人一样对待。

他也确实挺想念当时的房主陈大妈和李大爷。

虽说乡下平常工业制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