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0章 中举2(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一时间喜泪如珠滚落,倒是惹得院中看热闹的村妇们好生羡慕。

暗道陆氏命好,公婆慈善,妯娌和睦,儿女双全,丈夫爱重。女人这一辈子,图的不就是这个么?

蒋文渊又同岳父及村中长辈族老见了礼,方才坐下来话。

这一日,蒋家席开三十多桌,高棚满座。

除了亲戚朋友族人,还有县学的山长老师和同窗,及一些自行上门贺喜的乡绅大户。比之前蒋禹清满月还要热闹。

收到的各路亲的不亲的,见过的没见过的贺礼占了足足半间屋子,光礼银就有二百多两。

就连秦县令都差人送了贺礼过来,给足了蒋家人面子。

当然,这些人情日后都是要还的。

此次乡试,清州县去了六个。虽只考中了蒋文渊一个,好在名次不错,是第二名的亚元,比预计的要强,也算是意外之喜。

晚上,待客人散去。一家人围坐在堂屋里话。问起那些天考试的事。

蒋文渊抿了一口茶水,颇为感慨:“你们是不知道,那考棚漏雨,潮的很,有的地方还生了菌子。

里面全是花脚蚊子,嗡嗡的,许多人都被叮得受不了。

有些脸都抓烂了。幸好我有乖宝给驱虫香囊,这才免了蚊虫叮咬之苦。

吃饭时,别人吃的都是热水就干饼子硬糍粑,就我吃的面条。

用开水一泡,又香又美味,连监考官都闻着味来了。

后来出了考场,考官偷偷问我,那面是哪买的。我是家中的娘子偶然从一位游商手中买到的,后来再去寻就再也寻不到了。那位大人还颇为遗憾。”

只这几句话,蒋禹清便听得出来。方便面在这古代是极有市场的。

想想这东西在后世食物充足的年代都能大行其道,没道里在这食物匮乏的古代,会生存不下去。

这东西制作并不难。或许,以后蒋家可以专门做方便面卖也不错。

赶考的学子、行商、走镖的、甚至是军队都是刚需客户。

……当然,现阶段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就她现在六个月的身板儿,来日方长罢。

蒋家热闹了几日后,逐渐归于平静。但蒋家的门庭与普通村民家终是不一样了。

首先便是田税。大夏律,举人可免一百五十亩田税。

虽秀才时也可免田税,倒底只有十五亩。到了举人,便足足翻了十倍。

句难听话,便是什么也不做,单把这一百五十亩税挂出去,便也可一辈子不愁吃喝。

难怪世人都,穷秀才富举人。

蒋家原本有十七亩田,蒋老头同家人商量后便又买了三十多亩,现在总共五十一亩。

剩下的九十九亩,便打算给家里的亲家们分分。大房林氏的娘家,家里是开镖局的,没有田地。

二房朱氏的娘家倒是有田地,但那般狼心狗肺的兄嫂,自然不在蒋家人预算之内。

最后在全家人的一致决定下,把朱氏大伯的那三亩养老田给挂了。

至于三房陆氏的娘家倒是有田地,只是她家即有举人又有秀才,压根就用不完,便不用给了。

这么一算,总共还剩下九十六亩的名额。后来大家一合计,干脆把这名额给族里。

西津渡的一脉相承的蒋氏族人总共四十七户,干脆一家给挂两亩,还剩下两亩便给了村里最困难的杨婆婆家。

因此,蒋氏族长在族里宣布这个好消息的时候,蒋氏族人快欢喜疯了。

都蒋文渊家是讲良心的,自家发达了,也没忘了提携族人。

大夏朝的田税是三十税一,与其他的朝代相比税收算是很低了。但这时代粮食产量不高,农民们一年忙到头再交了税也落不下几个粮食。

两亩田每年至少能省下二三十斤的稻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