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四章董卓进京,西园八尉(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吾掌兵十年,士卒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拼死卖命,吾乞求带上这些士兵前去并州,好一起效力边垂,尽到自己守边疆之决心矣”。

皇甫郦劝说叔父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之事,据实上奏了朝廷。于是,汉灵帝又再次下诏书责备董卓,董卓自然对皇甫嵩更加怨恨了。

最终董卓不敢再违抗圣命,只带走了五千人嫡系军马,这些人一起随他向着并州出发。但是董卓只是带兵停留在河东郡,就借故身体有恙,停滞不前了。因为董卓也曾听闻汉灵帝病重,他要在此间审时度势,再做定夺。

然而到了四月,汉灵帝驾崩,随即大将军何进便实际掌权了。而大将军何进却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要诛杀当朝宦官。而因皇帝年幼,掌权的何太后却不肯下诏,于是何进、袁绍便私招董卓领兵进京,以此来逼迫何太后就范。

董卓得知后大喜过望,他立即动身,赶往京师洛阳。同时,董卓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十位宦官,直柬其罪行,希望当今天子能够为做主,为天下百姓做主。其实董卓此信,就是为了自己,进京平叛事先找好的借口而已。

可是不久后,大将军何进却又反悔了,他便便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令其不要进京。种劭在黾池见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东郡,去讨伐流亡匈奴单于于夫罗。董卓坚决不从,继续上书辩解,并且带兵继续挺进,此时已经兵达洛阳了。

迫于董卓进军的压力,何太后最终同意下诏罢免宦官。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城外时,种劭出城劳军时再次要求董卓撤军,董卓便指使士兵上前威胁种劭。种劭大怒,斥责董卓。董卓自知理亏,便率军西撤至洛阳城外二十里处的夕阳亭整顿兵马。

中平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宦官,然何太后不从。于是,大将军何进便征召董卓使将兵到京师,并密令董卓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

大将军何进准备用董卓的大军,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了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可是董卓未至,何进却已经被宦官谋杀了。原来张让等宦官早就得知是大将军何进要对自己赶尽杀绝的,于是他们便密谋,要想办法除去何进,好给自己留一线生机。

可是他们太过不了解人心了,真正要诛杀他们的人,根本不是屠户出身,缺谋少断的大将军何进,而是一直藏身于大将军何进身边的袁绍袁本初也。袁家此时早已名满天下,“四世三公”的袁家,更是早已桃李满天下了。

别人有没有野心不知道,但是身为虎贲中郎将的袁绍,为何还要成为西园八校尉中的中军校尉呢?原来汉灵帝刘宏,心仪的皇子却是王美人生的二皇子刘协。汉灵帝欲废长立幼,但由于自己病重,要宦官小黄门蹇硕帮助刘协继位,才又设立的西园八校尉。好以此分大将军何进的军权,蹇硕自然也因此有欲除去何进来立刘协为帝的野心。

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都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校尉;淳于琼为佐军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曹节女婿冯芳为右校尉。

可惜天公不作美,汉灵帝正在谋划之时,他却在四月早亡。精心准备的八位贵族子弟,本来想借助他们的家族势力为自己的爱子刘协,继位做为首辅大臣。以他们八人为根基,不管宫内宫外,都有足矣匹敌何氏的势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兵不血刃,就能逐渐削薄何氏的兵权,免除兵戎相见之事。

可是自汉灵帝刘宏死后,这西园八校尉却各怀异心,没有他中军坐镇,又怎么可能会全部一心辅佐幼主刘协呢?更何况汉灵帝刘宏心中的想法,也只告诉了小黄门蹇硕一人。因为在汉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