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7、柳祖祖的传奇人生(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柳祖从此开始,开挂的传奇人生。

柳祖有消息知道今年粮食有困难,所以全公社的大概五千六百亩水田,只种了一千亩水稻交公粮。其他的所有水田、旱地、坡地都种上了红薯,连给冬季给猪牛准备种木薯的山脊地、茶树桐油树下都种上了大量的南瓜。

当时,上级、竹千坪公社十二个生产队,差点闹出大事。好在柳祖级别高,威望足,加上继字辈的老头老太太多,谁叫竹千坪是出了名的长寿之乡,固字辈的都还有七八个在世,才把事情执行下去。

那年说来奇怪,整个六通镇就竹千坪没灾害,得了好收成,收的红薯、南瓜堆成山。竹千坪公社的仓库放不下,柳家三进九亩老屋都堆满,连二山的山洞都占了大半。整个竹千坪就靠这些红薯南瓜,那年楞是没饿坏一个人。

柳爷感叹道:“我是第一次见过红薯南瓜堆成山。那两年是早餐蒸红薯,中午红薯南瓜粥,晚上南瓜红薯粥。我是吃得放屁都带红薯味,看到黄色就犯恶心。”

柳腾心想:难怪瓜棚架上从来不种南瓜,是吃怕了。

柳爷接着说:“柳祖,那几年为了竹千坪十二个小组都能有口吃的,是竭尽心力。当年,为了少交公粮多提留,最好的方法多建公共设施。打报告上去,镇上没钱,就可以用提留充抵。我爸绞尽脑汁,楞是拆了九亩老宅建小学。当时气得太奶奶大病一场,63年底就走了,柳祖为这事内疚到现在。”

那时只要公社有公共事业,上级是允许少交公粮多提留。可竹千坪,有什么公共事业?多砍竹子编箩筐,还是多种茶叶产桐油?

柳祖是动了心思的,他组织村民,改直和扩大三横两纵的机耕路:一横是竹千坪正北的从3218国道边的六组起,经过十二组,到花坪保护区;二横就是从国道边七、八组中间穿过,过中桥也就是竹千坪风雨桥,穿过大穴洞水田正中的竹千坪小学,穿过竹千坪村,经过四方坪水埠,十一组,最后到上竹水库止;三横是下方正南方,也是从国道的九组起,过十组到胜龙温泉区养老所,到下竹水库止。

一竖是上接一横,从竹千坪四千三百亩的大穴洞正中直下,从二横的竹千坪小学旁连接三横;另一竖是从一横的十二组直下竹千坪村,为了风水打了弯,绕过竹千坪村,直下三横的十组;三横两竖,加上左边国道的一竖,刚好成田字,竹千坪小学刚好在正中十字左下。

柳爸插嘴道:“这路是当时按公社分配的,按宽三米五犁耙的大型耕田机修的,要求能错开,也就是按七米修的。当时村民嫌路太大,占地太多,要求只修三米宽。柳祖不同意:路只有往宽处修,没有往窄处改的道理。现在回头看,真是有先见之明。分亩到户,别人多占一铲宽的地,都闹得不可开交,别说征地修路了。”

柳爷点点头说:“当年拆了老宅建小学,柳祖也是有先见之明。”

因为修路用工不多还有闲余,柳祖一想自己也是个文化人也作过教员;再说竹千坪连个像样的小学也没有,就有两间破仓库作夜校,点了盏煤油灯在夜间扫盲。于是,就想建座小学。

建小学村民是极力赞成的。地有,就是竹千坪大穴洞水田正中,以前开荒留下占地足有十亩全是石头的荒坡;木头,遍山头的彬树;可砖,瓦没有。

柳祖大手一挥:拆老屋!老柳家占地九亩,三进大宅,就变成古意盎然的竹千坪小学。小学大门是柳家的集善牌坊拆迁,上面是当年横山陈文恭公所书:泽被乡梓四字。就剩下柳家后宅,当年老柳家最风光时建的祖屋,占地九十平米三间厢房的柳家家庙。

柳爷叹口气,可惜的道:“当年太奶奶抱着太祖的神主牌,哭着骂了柳祖一天一夜。就因为这事太奶奶,身体越来越不好。太奶奶其实也知道:当时老柳家太奶奶、柳祖跟我才三口人,却占了三进大宅子。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