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0001章、自在之物(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切因果!

所以……作为一个长者,我得找机会传授这些熊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

把每一个说话的名字记在小本本上,赵胤舜宁心静气,暂时把这些小事放到一边,开始思考自己目前最大的问题。

自己的眼睛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视线看到的景象都变成了那副鬼样子,明明之前的“赵胤舜”都一切正常,为什么自己一来眼睛就“开光”了?

回忆之前看到的扭曲画面,赵胤舜福至心灵,忽然想起了地球上的一个著名哲学概念——自在之物!

所谓自在之物就是物质的本相,它作用于人的感官,形成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也就是现象!

比如一颗苹果的长宽高,它的触感,它的颜色,它的气息,它的味道……

这些都是现象!

你所看到,闻到,尝到的只不过是人类自身的感官反馈,你以为你了解苹果,其实你对它本质的模样一无所知……

当一坨屎看起来像苹果,摸起来像苹果,闻起来像苹果,吃起来像苹果,那么你会认为它就是苹果!

但它可能其实是一坨屎!

人类的感官是有极限的,人眼的可见光最多从深红色的760n波长,到紫色的390n波长。

可听声波长范围大约为20~20000hz。

更别说受限于先天的时空形式,人类无法感知三维空间以外的时空维度……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那么体动呢?

沿着时间线而动,会不会形成的是一段“历史”呢?

也许在高维生物眼里,人类所认知的宇宙只不过是无限“片段”中的一部分!

而我们手中的苹果可能是高维时空连续实体在三维空间投影下的一个“点”……

因此,康德哲学认为人类根本不可能认识自在之物!

我们对它现象的归纳所总结出的普遍性、必然性是人的主体所能动地赋予的,知识同自在之物之间永远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反,马克思哲学却认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可能能动地从事物的现象进到事物的本质,实现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

而根据赵胤舜自己的经验来看,也许……马克思是对的!

他似乎获得了某种超越凡人的感官,“目视”了事物更加深层的本质。

实现了自在向为我的转化!

所以……马哲永远滴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