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37. 抓住儒家的要领(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易,并且似乎对改善民生提高薪水没什么帮助,方自归就没仔细看。

读到《礼记》中的《礼运》,方自归吃了第二惊,下面这段话读了n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方自归想起一周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试的一道选择题:

一个集中体现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a.各尽所能,按时分配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资分配

选答案的人如果不选b,这个人一定是sb。因为从小学的品德课,到中学的政治课,再到大学的马政课,共产主义的基础是“公有制”,以及共产主义的本质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已经像“我们是妈妈生的”一样,被同学们所熟知。这种题,可以不经大脑思考只经条件反射而选出正确答案的。所以看见《礼运》这段话,方自归顿感惊讶。“天下为公。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不就是“公有制”吗?“选贤与能,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不就是“各尽所能”吗?“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就是“按需分配”吗?

方自归不禁感叹:孔子是古代的布尔什维克啊!

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似乎只有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是四书五经不曾讲过的。可是这两样东西,方自归一直觉得比较可疑。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对经济的解释力和促进力,不如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和凯恩斯那只“看得见的手”。而马克思说阶级斗争推动历史进步,也有些绝对。老夏在半夜谈时对比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说英国革命就是采取阶级调和政策,之后英国取得巨大进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英语成为日不落外语,英国就比法国牛逼。而中国历史上,农民推翻权贵的阶级斗争不胜枚举,可在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原地踏步,可见阶级斗争不必然促使历史进步。

方自归又注意到,“子不语怪、力、乱、神”,说明孔子在哲学上是唯物主义。

政治上的共产主义加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孔子完全具备共产党员的觉悟。而孔子又提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种经济上的平均主义,简直算得上共产党的左派。

方自归心想,原来孔子和毛爷爷是一路人啊!那为什么毛爷爷要打到孔家店呢?方自归一时想不明白,用经济学分析了一下,推断大概是三纲五常与民主共和相比,生产效率太低的缘故。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说的是,本着对人民有利的原则而让人民获利,不就是给人好处,而自己却无所损失吗?这一句话里面,甚至有福利经济学和帕累托改进的思想。

了不起啊!方自归看完这段“子曰”,心内感叹。看来,老夏推崇四书五经,还真不是盲目推崇。

除了读书,方自归暑假里最重视的项目就是与莞尔的通信。莞尔收到方自归的信,通常过几天就会回信,而方自归收到莞尔的信也一样。所以,按照当时邮政系统的效率,两人信来信往,平均十天一个回合。谁知到第四个回合,方自归突然收到莞尔寄来的航空快递。

这是方自归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航空快递,方自归打开这封对自己来说有历史意义的信一看,里面却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自归,我们可以很快就见面了。我马上要来重庆,你八月十九日到重庆火车站接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