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五章 都市里的村庄(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光那些个厨房设备再加上装修改造,千都不一定下的来!但是这些话不能说,先带着他们入了行,干起来。

人多力量大,等他们参与进来,自己的任务就能快点搞定啦。当然,最后还是要帮他们把这个事搞成,不只是搞成,还要搞好!自己好不容易来趟这个年代,就要给这个年代的餐饮业留下点什么印记。

其实这个年代的餐饮市场已经有了一些竞争,从八零年的第一家由私人开办的个体餐厅开业,到现在已经八年过去了。街面上、胡同里已经零零散散有了些私人饭馆。这些饭馆有个共同的特征,都是开在民房里,有些甚至把屋顶都利用了起来。

那都是有些厨艺、心气活泛点的人,早早的就办起来饭馆。能想到靠开饭馆谋生的人,大多数是有两下子的,当中不乏很多就是名厨后代,家学渊源。

这些饭馆除了大多是利用自家的住房来作为营业场所外,还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菜品普遍都比较横。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放开,市场上能够采买到的原材料也算是稍微丰富了点。平成第一家个体餐厅叫做悦宾餐厅,这家餐厅开业时,菜单上只有七道菜,不是厨子厨艺不行,也不是怕忙不过来,而且市场上能买到的东西太匮乏了,没有肉票就连猪肉都买不来,当时悦宾餐厅的主打菜就是香酥鸭子和锅塌鸭胸,而且菜单上所有的肉也只有鸭肉一种,原因很简单,市场上不凭票能买来的肉类只有鸭子!其他的菜品,只能拿豆腐、土豆、白菜充数。

八年过去了,随着市场供应品种的丰富,还有各种票证管理的逐渐放松,悦宾餐厅的菜单已经扩充到了二十几道菜,主厨的师傅是家里的父亲,专业出身,手底下有两下子,出的菜各个做的漂亮。每日里宾客盈门,想吃个饭都得排大队,自家地方有限,营业面积就小,同时接待最多超不过十桌,还都是小方桌,根本坐不了几个人。

其他私人饭馆的情况也大致相同,根据主厨的厨艺还有进货渠道,都有那么一辆样看家菜,剩下的菜品多半就是猪肉炖粉条、趴肘子、酱猪蹄、红烧带鱼之类的横菜,这些菜一般家里做不好,老百姓进饭馆就图个解馋,当然怎么横怎么来了。

要说这个年代的小饭馆,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想象一下,就在那胡同深处的逼仄低矮的平房里,或者是绿树掩映的红砖楼里,就藏着一处处小饭馆,往往是妈妈带着姐姐、妹妹在跑堂传菜,而父亲就在厨房里掌勺,儿子就在一边打下手。

这还是后世一般意义上的小饭馆吗?是不是更像私厨、家宴?而且胆敢开起饭馆来谋生的,除了生活所迫之外,哪一个不是身怀绝技?手手底下有两下子的人?这些个饭馆如果能拿到后世去,各个都得是神级的存在,都得是不排队,根本就别想吃得上的网红打卡地!

而在这个年代,这些饭馆没有渠道做宣传,接待能力也有限,只能是做熟人的生意,靠着口口相传慢慢积累人气。但是胜在成本不高,活的还算不错,最起码能挣钱那是一定的。

姚远如果存了开饭馆的心,那直接竞争对手就是这些个私人饭馆,能不能争的过人家,那还真得两说着,最起码光凭厨艺那是不容易!

边吃着饭,边跟黄毛他们闲扯着,饭桌上最活跃的是胡小胖,就跟他黄毛哥炫耀着这一个礼拜的战绩:“每天两锅,最少一百五十碗卤煮火烧,根本不够卖的,就是姚远死心眼,不肯多做点,要不每天我能卖到三百碗,你说是不是?”说要捅了捅刘金水,希望他能证明自己说的对。

小水儿抬头看看姚远:“估计能卖完,但是得下半夜了。”

小胖儿就不满意了:“你不懂,每天一到十二点左右,下夜班的人多了,都得吃夜宵,那个时候其实生意才好呢。”

怕大家不信他说的话,又赶紧举个例子:“卖馄饨的李奶奶,每天一到半夜十二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