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9章 前面的路走不通了(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人的脚本一样喜欢耸人听闻,但是……

那个被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倒了的长城,啥时候多出了个祖宗……楚长城?

你这义务教育学的是哪本教材?

“周道,我感觉你也没喝多吧,知道你最近没有时间做方案,但你也不能因为跟我们组比瞎胡扯啊对不对,什么楚长城,没听说过。”

孙广胜逮着机会,岂能放过?

众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大家互看一眼,没有说话。

他们只是旁观者,要的是下一步解释。

他们和孙广胜目的不同,他们和周道的关系都是“清白”的,没有被坑的体会。

周道当然不是胡扯的,他其实很早都想过做一个这样的专题,只是时机不成熟,把这个想法搁置下来了。

这次被孙广胜一刺激,周道几乎是应激反应地想到这个预备方案……

因为再过二十年,宛都楚长城将成为一个热门文化事件。

作为重生者,周道理所当然的想提前用镜头揭示宛都辖区楚长城的秘密。

上一世,周道就对宛都楚长城感兴趣,但那时他为生计疲于奔命,仅限于网上冲浪式的了解一下而已,这一世有了手中的镜头和笔,他倒真想提前挖掘一下宛都的楚文化遗存。

周道看了一眼孙广胜:

“孙老师,我听说文化人需要文史通读,不知道你对史有没有了解。”

孙广胜听周道这么一说,谨慎起来,反问道:“你懂?你说说你懂什么?”

周道没理他。

目光看向张凯,道:“《地理志》上曾载,宛都郡,‘……有长城,号曰方城’。

我相信各位若游过宛都各县,应当见过不少由石块筑成的人工建筑,虽简单粗暴,但逢山过岭,蜿蜒数百十里,我怀疑那就是史书记载的楚长城。”

张凯眼睛一亮,“你说的我有印象,但如何认定那就是楚长城呢?”

周道胸有成竹,“既然张主任也见过那些石头建筑遗迹,那就好办了,我们请宛都考古专家和我们一起,对这些遗迹进行考察,全程跟进,这样录制的专题更有生活气息,更真实,观众一定喜欢看。

更主要的,如果由我们专题部带头揭开这个千古谜团,对我们专题部,甚至对宛都电视台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后世大华总台曾有一个《地理大华国》节目,用的就是这种先设疑点,然而用镜头一步步揭示真相的拍摄方式。

拍摄组往往疑点重重,困惑不解时,恰巧“偶遇”个专家,包里装个小锤子,敲敲石头,解释说这是层属于白垩季、那层属于寒武纪……

虽然周道对大华总台的晚会节目颇有微词,觉得越来越缺乏创意,但对这个《地理大华国》很感兴趣,错过了播出时间还要抽空回看一遍。

……

听起来这个思路不错。

除了孙广胜,大家都被周道这一番描述吸引。

张凯沉思片刻,“我觉得这事能成,这个专题要调动市文物局的专家……

我明日上报台领导,由台里出证明协调。如果考证为真,那将是宛都考古界甚至大华国考古界的一颗重型炸弹,你周道就是引爆这颗炸弹的点火人!

来,我们共同干一杯!”

说着,张凯站了起来。

一阵或兴奋或附合的声音……在座的数人纷纷站起身。

举杯……

孙广胜:这尼码怎么剧情反转了?

尽管勉强,但还是跟着站了起来,只是苦瓜着脸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

……

公款吃喝,除了魏丽丽还相当矜持外,男人们因为酒精的作用完全放开,猜酒行令,成语接龙,几轮下来,大家都吃喝得差不多了,张凯宣布聚会结束。

互相道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