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考察松江府(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第二天张太岳换了义惠侯刘府公子刘立源的身份,带了几个人赶了辆马车进了南京城,先去趟万记凭自己东厂的火牌顺利拿到了十二万两银子,张太岳保留了九万两会票,其余全部换成了银锭装车带走。然后才去了文宝斋与鸟人密谈了许久。

主要安排了几件现在必须要办的事情,一是几种主要原材料目前就得派人下去采购,这个将由任千行负责,通南蔡掌柜协助,先期采购到的物资先存在通南等待张太岳这边指令再发货;二是之前联系好的那些工匠现在必须集中起来带走,张太岳给了鸟人两天时间,六叔也会协助他一起串联。

反正这次松江之行张太岳已经定死了必须找到根据地,哪怕随便找块地方也势在必行无法再拖了;三是要其再生产一批铅笔,一部分自己带走另外一小部分则想办法给熊廷弼捎去;最后一件事就是要鸟人想办法多驯养些赛鸽,越多越好,未来广泛布点都会用到。

鉴于鸟人目前位置的重要性,会接触到大量机密和巨量的银钱,张太岳决定把刘呼兰暂时派给他作为副手,既是贴身护卫同时也是对鸟人的一种制衡,还教了鸟人后世的借贷记账法,以后鸟人负责记账,刘呼兰管银钱,具体报销核账的几条原则也跟鸟人说了,在制度上杜绝可能的贪腐,目前义父派给自己的这些人中,鸟人的能力也很不错,但张太岳总担心他赌瘾再犯坏自己事,所以必要的控制在所难免。

数日后,张太岳一行人再次出发直奔松江府而去,这回船上除了一百多名新军,又增加了近百位招募来的工匠和家属,加上在南京采购了不少补给物资,整条楼船塞得满满的,到最后不得不在码头上又包了条沙船,专门装货和随行的车马。

张太岳运气不错,新雇来的沙船船老大就是松江府南汇人士,这就等于多了个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张太岳还特意将那名为段老四的船老大请到楼船上来询问了一番。

据段老四讲,目前松江府下辖松江和上海两个县十三个乡,其中府城松江最为繁华下辖八个乡都在内陆地区,土地肥沃,粮棉产量颇高,大名鼎鼎的松江棉布就产自这里,整个松江府一百多万人口大部分居住在这里。

而上海县是个小县,地处长江入海口并且靠海,流沙潮涌时有发生,土地要相对贫瘠一些,历史上还受过几次倭灾,居民也以沙地人和流民为主。

所谓沙地人,指的是长江长年累月冲击之下在入海口处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俗称沙地,而在沙地上繁衍生息的人就是沙地人,这些大部分祖籍都是浙江靠近长江一带的,经过数次迁徙最后在富裕的苏州府和松江府一带定居,但在当地并不受待见,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儿。这段老四就是沙地人。

至于流民的来源就比较广了,反正松江府背靠长江面朝大海,下海捕鱼、煮盐,或者找家纺织工坊做份工都可以维持生计,这边官府的管控比苏州府或南直隶其他地方要差很多,所以每年都会吸引一些流民到此地讨生活。

张太岳说了自己的要求,又现场拿出松江府的地图让段老四看,段老四在上面帮他指了下大概区域,正是松江府东北一带从上海县到南汇咀这一段。

而张太岳看中的是上海县城到川沙这一带,基本是后世浦东新区所在。听说眼前这年轻得不像话的锦衣卫百户要在此处买地建工坊,那段四想了想答道

“这边空地荒地倒是有一些,但大部分都是有主的地,有川沙堡卫所的军田,更多的是华亭董家的,董家乃松江府首富,家里银子多得花不完,很多地宁可荒在那里也不叫人打理,”

“董其昌家?”

“对,就是董老爷家,说是以前在京城给太子爷当老师的,”

“那徐阁老家呢?不是说他家才是松江首富吗?”张太岳说的嘉靖年间的首辅徐阶,他家也是松江府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