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二弟当时闹腾的样子,童征无奈地摇摇头,天底下像他二弟这般闹着要上门的恐怕不多,就是萧天洛,听说当初也并非自愿。
不仅二弟,庶弟那个玩乐的也与安王世子打得火热,好像两家就注定绑在一起。
罢了,罢了,童征终于释然,虽然不喜被皇帝及众人设计的感觉,但结果不也是一样。
正如父亲所说,童家不能吃老本,总要靠自己打出一片天,现在也是一次时机,童征的眼神变得清澈有力:“儿子知道如何做了。”
小郡主的新婚夜火热,次日醒来知道长辈免了她的请安,但她记得祝久儿的交代,还是强拖着身子叫上童桐一起去请安,还顺便准备了给童家众人的见面礼,把礼数做全了。
这也是祝久儿教她的,对方退让一步,但她不能不知分寸。
童夫人看着小郡主困得要睁不开眼还强撑着与众人相识送礼、行礼,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儿媳妇果然没有挑错,更是嗔怒地看向自家不知轻重的儿子。
被瞪的童桐丝毫没有反省的样子,一直看着小郡主傻乐,兄长的孩子们都极喜欢她,这会儿都拉上了她的手,缠着她左一句、右一句,而小郡主一点不耐烦的样子也没有。
“婶婶长得好美,这小金铃好漂亮啊。”
安乐小郡主抿着唇,露出脸上的小酒窝,看得童夫人更喜欢了,她拉着小郡主的手说道:“今日便算了,你总要与大家认识认识,明日起就不必来请安了,我们没那么多多余的规矩。”
大规矩是有,但不挑细节,嫁进童家的媳妇都知道这一点。
安乐小郡主还担心进门后婆家就变个模样,不像之前说得那般好听,现在心落下了。
待到三日后回门,安王妃看到女儿笑意盈盈的样子,同样放下心来,孩子过得好不好,只看脸色就能知道,女儿这面色红润的样子,哪像受了苦的?
细问过后,安王妃对童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原来连你大嫂也是如此,并非因为你郡主的身份,像这般不将手伸进儿子院里管东管西的婆母可不多见。”
“母亲放心吧,婆母是说到做到之人,童家也真是奇了。”小郡主扳着手指头,看着在另一侧与父兄喝茶的夫君,面色绯红:“夫君待我也是极好的。”
“日久见人心,往后就知道了。”安王妃是过来人,从前她与安王新婚的时候也是甜蜜,结果也不影响后来的渐行渐远。
承诺作数才算行,不然都是口头承诺,当不得真。
小郡主有一点好,夫君就是千好万好,她也不能听得进去劝,不会把好心当成驴肝肺。
“母亲,女儿知道啦,一定好生过,若是过得不好就回王府,反正你们允诺过女儿的,不行就回家。”小郡主将头伏在母亲膝上:“其实童家知道我嫁进去的原因。”
安王妃心中一抖:“你这丫头……”
“母亲放心,童家只认明君,所以对储君的要求高着呢,现在的太子哪能如他们的意?”
这话言尽于此,安王妃的最大心结这才放下,她就是害怕自己女儿的这点小心思为童家不容,这下好,刚进门几日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哈哈哈,你呀……”安王妃笑得眼泪花花都冒出来:“真是傻人有傻福。”
都说有福之人不入无福之门,自家这女儿是个有福的,想必童家也会是有福之家。
这消息不多时也送到了侯府,这何尝不是童家对六皇子的承诺呢,这也算是投城了,一次剿匪就让局势大好,也是让萧天洛没有想到的。
收到郡主的口信以后,萧天洛心情大好,双手一背,正好瞧见几个孩子坐在草地里读着书,这下心情就更好了,这次自己出去这么久,几个孩子明显懂事得多。
就在萧天洛满心欣慰之时,一只手冷不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