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章 陪房(上)(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韩弄潮很快就恢复了常色,“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拿八十两吧!”若是此时她还没从袁嬷嬷她们的话中明白过来,那三百两银子惯例是从公中支出,那就太迟钝了!

她随后把这事抛到了一边,拿着嫁妆单子,让袁嬷嬷给她讲讲嫁妆里的产业。因为无论在哪个时空,自力更生是活得有底气的根本。

袁嬷嬷见她不再纠结于当首饰的事情,也就松了口气,一五一十地给她讲了那些产业的大概情况。

一间丝绸铺子和一间米铺,位于上京最繁华的东大街上,两者相邻。

一处位于状元巷的宅子,据说这里住的都是一些文人骚客,寸土寸金,一个那里的宅子价值不菲,而且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两个庄子,一个是在京郊的晓阳山,那里温泉密集,是上京权贵寒冬腊月之时云集避寒的地方。另一个是在离上京五公里之外的镜湖边上,那里冬暖夏凉,前去散心或者静养均是极佳的选择。

而吴氏留给她的,是北大街上的两间铺子,一直租给两家来上京谋生的外地人,一间做胭脂水粉生意,另外一间是点心铺子。

还有一个远在饶平的田庄,专产水稻。

韩弄潮听完了袁嬷嬷的介绍之后,实在忍不住咋舌——这也太奢华了!

想想前世,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也只是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乐窝,没想到她如今一步到位,直接就有房有地有营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富婆,怎么给人的感觉有点不真实呢!

然而还没待她窃喜多久,袁嬷嬷却面露难色地说道“有一件事情老奴还没来得及告诉夫人,跟着夫人过来的那三家陪房,这两天一直在外头求见,听说他们谁也不肯服谁,在庄子里头闹开了。老奴看夫人这两天实在是抽不出身,没有让他们打扰夫人,没想到他们却是铁了心地一直候在外头,夫人看是不是……”

然而还没待袁嬷嬷说完,韩弄潮就冷笑道“那就让他们等着。”

韩弄潮这样的反应在袁嬷嬷的意料之中,每次一想起这些陪房,袁嬷嬷也是一言难尽,所以她就挑了一些重要的信息给韩弄潮说道“二太太给夫人找的这三家陪房,一家是老夫人身边的许嬷嬷的侄子许昌,一家是二太太院子里的扫洒嬷嬷的儿子王明,最后一家姓张,据说是到上京逃难,自卖为奴,被韩家的大管事领回韩府。”

袁嬷嬷说着望了韩弄潮一眼,欲言又止。韩弄潮却神色平静,示意她说下去。

袁嬷嬷于是解稀道“许嬷嬷的侄子许昌,之前被老夫人派到了河西那边管理水田,前段时间却突然回来,据说在那边逼死了一个佃户,因此遭了众怒,跑回来避难的。而那个王嬷嬷,在扫洒这个位置多年未变,可想而知,她的儿子王明多半随了她;而最后那一家,虽说是跑难的,但底细谁也不了解,是驴是马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夫人等下要小心应付才好。”

也就是说,许昌好大喜功、草菅人命;王明懒惰成性、不思进取;张姓一家来历不明,变数太大。

“那他们是怎么在庄子里闹起来的?”韩弄潮问道。

若是真像袁嬷嬷所描述的那样,这些人各有各的问题,但也不难看出他们也算各有所长,比如许昌,做过田庄的管事,相对来说擅长管理;王明,只求闲职,倒是个容易满足的,不难打发;而张强,既然是到上京走饥荒,那么以前多半是土里刨食的农户,必然善于种田。

这样的组合,她可想不出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可争的地方。

袁嬷嬷只说道“老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夫人前去见一见他们就知道了。”

韩弄潮见袁嬷嬷这样的态度,心里顿时有数,这些人怕都不是省油的灯。

她本想晾他们一晾,但仔细想想,这两天横竖也被看笑话看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