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57章 冲冠一怒(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打生桩大概的意思就是活人祭, 说到打生桩就必须提到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传言鲁班有一本典籍《鲁班书》传世, 这鲁班书就是阴阳先生口中的《缺一门》。

缺一门这本书里除了记载鲁班的工匠之术外,还记载了大量的禁忌之法, 而这些禁忌执法几乎都于建筑工事有关, 传说是鲁班知道底层匠人的辛苦,无权无势,怕这些最劳苦的大众受到欺压,便留下了这些禁忌的秘术给底层匠人们撑腰自保, 民间有种说法, 盖房子不能得罪匠人,否则他们便会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展禁忌的鲁班之术, 盖好房子之后主人便会收到诅咒遭受灾难。

相对于其他古时候留下来的玄学典籍, 缺一门只能算是偏门,其一是因为这本书牵扯到的秘术符咒都是与建筑施工有关,所以学这本书的大多都是工匠或者相关的职业, 受众群体有限, 其二是因为古时候乃至现在这些底层的匠人大多文化素养不是很高,古时候的匠人甚至大多数都不识字, 所以鲁班书里的内容相对就非常简单速成,不需要有多高深的玄学知识和修为, 只需要照做就可以完成, 有句话叫鲁班法,四百八, 但是法术虽多, 却只需要师徒之间口耳相传,找一个僻静荒凉之地,七七四十九天便可速成。 这有点像是去蓝翔技巧学挖掘机那样, 三十天便可配证上岗。 这样的一本书, 玄门中人大多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仅为民间禁术。”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鲁班书为偏门书籍, 学习鲁班书与做阴阳先生一样, 命中必犯五弊三缺, 甚至在鲁班书的卷首写着阅此书者, 做也断子绝孙, 不做也断子绝孙。 古时候人们的宗社都讲究一个同宗同门,一个祖宗为同宗, 祖宗膝下有几子,便为几门,若是有人研习了鲁班书,便会断子绝孙, 等同于绝了一门中人, 所以缺一门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这就跟欲练此功必先自宫的葵花宝典差不多, 人家葵花宝典练了起码能成为绝顶高手, 这缺一门练了又不能当饭吃, 自然研习的人就越来越少。 我跟爷爷之前聊过这本书, 爷爷说他当年跟在老瞎子身边游历的时候曾经在一户人家家里留宿, 那家的主人便有一本《缺一门》的孤本真迹, 不同于坊间的那些手抄版本, 那家主人的书可是从明朝流传下来的, 他家里的祖上在大明时期是个享誉一方的木匠, 曾经参与过大明皇宫的建设。

在那本孤本真迹的卷首, 并没有写学习的人用不用都会断子绝孙的话, 却也有一句警言术法道功,窃运天机, 为天所恶,学者有碍。

爷爷当时看完这一行字就没敢继续翻下去, 足以见这《缺一门》的诡异莫测, 而打生桩的讲究, 相传就是出自于这《缺一门》中,一般打生桩多见于建造桥梁的时候,为什么要打生桩, 还另有两种说法, 一种乃是神说, 意思是在建桥前,要找一对童男童女, 童男活埋在桥头的第一个桥墩内, 童女则活埋在桥尾的最后一个桥墩内, 构成首尾相连的格局, 这样一来, 这一对枉死的童男童女就成了这座桥的守护神。

跟神说对应的自然是“鬼说”——古人认为被腰斩的人,生前无法咽下最后一口气,往往会是怨气深重,为了避免成煞,所以一般就把二截尸体埋在河流两端,借河流一方面冲散怨气,另一方面也是河水奔腾不息寓意生生不止,而河上一旦修桥,就寓意把两节尸体连接起来,形成煞,由尸入煞, 就像吴耀祖一样成为尸煞为祸一方, 鲁班就发明了打生桩的办法, 把活人埋在这桥上, 以煞制煞。

但是不管是神说还是鬼说, 打生桩都是活人入祭,手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