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462章 心不在焉2(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那就好,看看吧,此事虽然暂时与通政使司无关,却不能说所属官员与其家属没做过类似的事情。

这些年朕殚心竭虑为国民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更多的挣钱机会,前线将士为此东征西讨血洒疆场。然而有些人却不能理解朕的用心良苦,总是按捺不住贪欲,为此不惜铤而走险呐!”

皇帝好像信了,伸手从御书案上拿起一沓厚厚的卷宗扔在地毯上,语气很沉重,腔调略带萧瑟,长吁短叹的好像很很落寞,简直像前线都打了败仗一般,瞬间苍老了十好几岁。

但熊文灿真不认为皇帝是无奈甚至颓废,反而从心底泛起一股股凉意。自己好歹也做了十多年通政使,经常要和皇帝见面,不敢说摸到了脉门,至少也总结出一些规律。

这位皇帝从人品上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翻遍史书,无人能出其左右。历史上的皇帝有的昏庸、有的残暴、有的精明、有的荒唐,但不管怎么不堪,好歹还都是个人,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

可景阳皇帝与他们完全不同,一方面雄才大略、精明强干、励精图治、礼贤下士、刚正不阿、体恤百姓、公而忘私、勤勉廉洁之类的好词儿全能配得上。

另一方面心狠手辣、离经叛道、残暴无道、穷兵黩武、财迷心窍之类的贬词也基本符合。是个十足的多面人,且很难评价到底是好的一面多些呢,还是坏的方面多些。

然最令人讨厌且畏惧的还不是上述特征,而是其高超的表演才能。在那张人畜无害的面皮之下,时刻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稍不留意或者被其外表所迷惑,马上就会落入陷阱不能自拔。

凭心而论,当官的谁也不愿意在一位捉摸不透心思的皇帝下面做事,那样会非常被动、非常累心。如果这位皇帝特别聪明且手段犀利,那就更加度日如年了。

很不幸,自己就赶上了这么一位皇帝。更不幸的是这位皇帝治国有方,在民间的威望极高,已经有和神佛相提并论的趋势了。即便心里不舒服也只能忍着,毫无反抗之力。

“……这……这简直是丧心病狂、胆大包天!只是不知可有确凿证据?”

但很快熊文灿就收起了揣测之心,不再怀疑皇帝又在演戏想坑人了。从地上捡起来的这份卷宗虽然很厚,内容很多,可只要看完第一页就能大致猜到是什么梗概。

居然有人在大肆走私军械,且年头不短了,所牵扯到的企业、商会不下几十个,其中不乏成名已久的富商巨贾,更涵盖了几乎所有朝廷部门,通政使司也有人

名在列。

如果此事为真,那皇帝必须有必要忧虑。大明军队这些年之所以能战无不胜,做为朝廷重臣,哪怕不领兵也该有所了解。

靠的真不是能征惯战的名将,也不是运筹帷幄的诸葛亮,更不是皇帝英明和祖宗保佑,而是士兵们手中拿的火枪、战舰上装的火炮和源源不断生产军械的工厂。

要是把这些家底全抖搂出去让世人所熟知,那用不了多少年边关还得警报频传,国库还得空的能跑马车。再富裕的朝廷也扛不住天天战火连绵,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不出五年就会被掏空。

“如果有证据,你以为该如何处置?”皇帝没说这些调查案卷的出处,只是做了个假设。

“……杀!凡是参与者诛全族,不杀不足矣明法典!”

就算皇帝不说,熊文灿心里也有部分答案了,跑不出顾问处和锦衣卫。能在大明境内暗中搞这么全面调查的机构,也仅有它们俩。

而且只要是出自顾问处和锦衣卫之手,那就说明查的差不多了。皇帝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更不会让人抓到把柄,敢让自己看了就已经有把握了。

那还犹豫个啥,杀呗,对于这种人,不管有谁的背景都要杀得干干净净才好。因为他们把大明的所有人都害了,也包括自己的家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