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鱼摆摆不容易(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家鱼人工繁殖宣判了“死刑”!

谁曾想到,1958年6月4日,随着世界上第一批全人工繁殖的鱼苗破卵而出,结束了千百年来完全依赖自然江河捕捞鱼苗的历史。

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飞跃发展。

该项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这项技术的领头人钟麟被誉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

1978年由中国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奖状。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钟麟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举办了10期淡水养鱼培训班,获得成功,获得联合国等各方面好评,为国争了光。

与中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一样,钟麟的青年时代正值民族危难之际。

他忧国忧民,苦苦探索,将一腔热血和愤懑都倾注在对科学的探索上。

无论是日寇的铁骑还是国民党的高压,都没能阻止他将毕生精力献给我国水产科研事业和水产科学教育事业。

他师从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是林书颜的得力助手。

1941年冬日军侵入香港,钟麟先生不愿科学的圣殿蒙羞,便辗转广西桂平,在重庆国民政府农林部广西鱼类养殖场任技术员,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rb投降后,任港英当局渔政司署技师、大埔鱼市场经理,积极参加广州国民政府渔业管理处广东分处留港渔船护产起义的斗争。

建国后,他毅然决然放弃港英当局的高官厚禄,回到了自己日思梦萦的祖国大陆,成为新中国少数几位水产事业的领航人和奠基者。

重生一来,黄川的脑海里就一直有一个声音顽强的在呐喊着去养鱼,去三和水库养鱼,去合适的地方养鱼!

各种鱼类的养殖方法接二连三的在脑海里自动浮现,甚至包括了各种饲料配方!

黄川生长在三和镇,76年修建的三和水库他很小就知道。

重生后,未来的黄川迅速的关注到了三和镇的这个三和水库。

靠近蜀都,最后会被纳入蜀都市的城市范围,独享4万多亩的水面,蓄水量接近3亿立方米。

并且,三和水库属于岷江体系,水质达到了最优!

直接就是蜀都市内最为宝贵的水体资源和旅游资源。

可是根据黄川目前的认知,86年代的三和水库,居然白白的放在哪里,除了春秋两季会开闸放水到农田支援周边的灌溉,居然没有加以任何利用。

就在黄川到达荷花池市场后,展开了文化衫的印花业务,脑袋里出现了更加详细的“指南”

1986年的5月底,水产研究所会邓副研究员突破了食性转化的问题,人工驯化大口鲶获得巨大成功,

这项发明代表着,这是1958年钟麟突破四大家鱼之后,对肉食性凶猛鱼类的食物改造完全成功!

他标志着,未来的这些味道最为鲜美的凶猛鱼类,完全可以通过一般性的植物饲料进行人工喂养,将彻底的抛弃鱼虾等肉类喂养的历史!

这项技术将最大程度的降低大口鲶之类鱼类的价格!

黄川从资料上准确的查询到,几年以后,到了九十年代,大口鲶的价格会从20多元一斤,降到5元左右!到了9120年,也不过8元一斤。

86年的大口鲶属于鱼类中的贵族,由于不好繁殖,加上根本不碰活鱼活虾之外的东西,只能够野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并且,这玩意儿,一般人还买不到。

这个年代红遍了全国的“球溪河鲶鱼”就必须要用大口鲶作为主料!

可以想象,那个时候公路边上饭店的“球溪河鲶鱼”价格就不下50元一斤。

就算你先吃,对不起,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