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 胡生(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事成之后,咱们再把他一家老小剁碎了喂野狗,管教神不知,鬼不觉!”

李老二狞笑一声,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好家伙,真够狠的。

李长清听得直摇头。

不过这胡先生,莫非就是胡八一的祖父,胡国华?

有点意思。

陈玉楼和鹧鸪哨对视一眼,吃了两惊。

一是惊于这伙贼人歹毒的图谋。

二是惊奇他们口中那个,相人相地无不全中的胡先生。

以前可从没听说城里有个精通风水的人物!

不过风尘莽莽,豪杰众多,俗眼不识真龙也是难免。

这回既然碰到了,没理由不去会他一会!

是否浪得虚名,一试便知。

对于这六个短命相的蟊贼,陈玉楼却丝毫不放在眼里。

他们卸岭虽然明目张胆地为匪为盗,却也不肯干这下三滥的勾当。

当即付了钱钞,下了楼。

对门口候着的哑巴昆仑摩勒吩咐了几句。

叫他送吴老大等一伙贼人,去洞庭湖底的龙宫里快活快活。

然后便和李长清,鹧鸪哨进了城,挨街串巷地寻访。

这胡先生在城南果有不小的名气。

稍加打探,便问出了地方。

于是三人便一路来到那间卦铺前,见堂中摆设整洁,没有挂着什么神神鬼鬼的画符,不由暗自点头。

陈玉楼打小在山中学《月波照管洞神局》,对那些星象占卜、相面相地的江湖术数无所不通。

知道无非是些糊弄乡间愚夫,不入流的小伎俩,向来不放在眼里。

鹧鸪哨也是个不信命的,对此更加不屑一顾。

他俩来此本是顺路,心里也没抱什么期望。

唯有李长清,猜测这胡先生很可能就是师承“阴阳眼”孙国辅的胡八一祖父胡国华,心里有几分好奇。

三人打眼望去。

堂前,一群锦衣玉袍的富绅正围着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

那中年人头戴瓜皮方帽,身着景蓝色秀才衫,高挺的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面白无须,看上去文质彬彬。

正摇头晃脑地为那群乡绅财主一一解惑。

三人在旁听了一阵。

只听那胡先生谈起阴阳宅来,真是百叩百应,对答如流,显然对青乌一道极为精熟。

虽说谈的都是些迁坟改祠的乡土之事,却时有真知灼见,妙语连珠,常发前人未有之见。

连陈玉楼听了,都觉受益匪浅。

“这胡先生并非浪得虚名之辈!”

“看其所讲所言娴熟透彻,颇通人情世故,必然得过高人指点,确有两把刷子!”

陈玉楼对二人轻声道。

李长清点了点头。

他现在已经确定了。

眼前这位瘦高面白的胡先生,不是别的,正是《鬼吹灯》主角胡八一的祖父!

“世界真是小,没想到能在此处见到此人。”

他心中有些感概。

这时,那胡先生打发走了一众富绅土豪,收了谢钱,转身正要进屋,就看到了堂前站着的三人。

略微一打量,心里顿时一惊。

他早年曾在军阀部队里当过文书,最是懂得人情世故,又常年做打卦问卜的营生,专会察言观色、照面识人。

因此一眼就看出面前这三位不是常人。

打头那个一身文士青衫男人,虽然面容儒雅,但眼底却不经意间流露出摄人心魄的锋芒,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身居上位的威严,来历恐怕非同小可。

左手边的穿着黑袍的那个,看五官不像中原人士,面容冷峻,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