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四十、他山笔(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看着掌心的他山笔,只觉得它长不如狼毫,美又不及玉笔,任你再怎么端详,也看不出它有哪里同传言中的“神笔”相似。

但是毕竟先人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便是他山笔名字的由来,说的便是我中山国境内有一座山,名他山,其上盛产他山石;此石虽质地粗糙、难以成器,但幸而坚硬无比,故而可做石笔用以雕玉。每逢玉雕有成,皆有他山石笔剔恶成美,功成身退。故后世多以他山石喻君子尽才让谦之德,遂于中原之地传成佳话,世袭罔替,代代流传。

而林渊家的他山笔,更是与其他石笔不同。这不同既在于石笔用材,又在于用笔之人。那日晚间我捧着酒壶去找她的时候,许是酒喝得多了,也可能她只是单纯想找个人说,总之那时,她便同我说了她的家事——

她说她家有一支他山笔代代相传,这笔选了他山最好的一块石材,据说这块石材能有近百年的历史都在他山之上接受风吹雨淋,却仍岿然不动。于是家中老人大为赞赏,便取了这块百年石头最为坚硬的石心,做成了一支他山笔,然而,这笔却并不是用来雕玉的,而是专门用来刻各种奇门机巧的——没错,小相国林言家是书香世家、代代为相;而林渊家则有祖传的机巧之术,这在整个中山国,无人能出其右。

只不过一开始,众人都不知道林渊家还有这样的才能和手艺罢了。

林渊家属于林家一个较远的分支,两家已有三四代不曾有过往来,平日里,两家的关系不过仅限于知道“啊你家是文官世家”或者“哦你家是匠工传世”之类——林渊家的先人似乎有意要携家归隐;然而天不遂人愿,林渊家有他山笔一事不知何时突然传遍了大都!其出名之程度,竟让名不见经传的林渊家一时和相国府放在了一起,被时人称为“小林家”。

传言说,小林家有一他山笔,不做玉雕,却刻机巧。其笔选用他山百年灵石做成,夜间无光自亮,手握此笔便犹如秉烛夜游;且此笔材质坚硬、做工精巧,专门用来刻机关上的关键之处,再搭配小林家独特的“青体字”,每每功成,其机关精密有效,非小林家之人或知晓关卡者绝不能开!这对于达官贵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保守财物和机密的最好选择!所以,小林家风靡大都城,且在短短一年内便赚得盆满钵满,直接跻身大都豪门之列!

但林渊却视此物是个祸患。

她那日晚间喝红了眼,一边灌自己酒一边咒骂,与我道若不是这支他山笔,她同弟弟也不必家破人亡。

这事说来也很简单,不过是小儿无罪,怀璧其罪罢了——小林家的他山笔如此神妙,自然引起了他人的觊觎。不管是想独占它用以发财还是想操控朝局,总之似乎只要有了这支笔,就能轻而易举地撬开满朝显贵掩藏最深的秘密。

林渊是何等机敏的人,既然享受了利益,就自然要承担风险,她又怎会想不通这一层?只不过,她一直想不开看不透的是,有人觊觎他山笔的情报一早就从魏阙传到了她爹的案头上——他爹同当时的魏阙阙首林夕,也就是小相国那个不中用的爹是知交好友,林夕执掌魏阙,自然就执掌了大都内流水一样的刀笔客以及情报——为何她爹知晓了一切,甚至还寻过她这个女儿来商量对策,最终却还是遭人诬陷,死于非命呢?

“你不是说这笔在你家大火之后就遗失了吗?”手上微沉的重量让我讶然,“你什么时候找回来的?”

不错,是大火。

当年的阙首文帖案始于林夕张贴了一张错误的皇令,但此事经过大律司调查之后发现,皇令竟是被林夕的知交好友——林渊的爹——给掉包了的!林渊想不通,她明明已经将所有有可能打坏主意的人都监视起来了,为什么还是能有人在自己父亲和林夕一起听戏时将皇令掉包?!而最让林渊无法理解的是,她的父亲居然对这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