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 京都梦华(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道。”门官连手都懒得抬,对着高墙的方向扬了下头,就当做是用手指指了路。

当人一无所有之时,歧视是无处不在的。

两人只有无奈地苦笑,他们不愿在这京城里掀起什么风浪,只能踏上那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符相配的侧路,别无选择。

其实走在这侧路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只有在这里,你才能见到熙来攘往的行人,感受着洛阳繁华的同时,也感受着活着的气息。这些为生活而奔波的行人脸上,或因刚买到物美价廉的上好商货而喜形于色,或因婆媳不和之类的家长里短而愁眉苦脸;或因家中孩儿突患急病而心急如焚,或因顶着风霜辛劳大半日而无精打采。

人间百态,尽聚于此。

这才是生活。

一墙之隔的御道上,那些皇亲国戚,那些达官显贵,就像驶在御道上寥寥可数的车马一样,是孤独的,是寂寞的。在庙堂之上,他们也是这样的孤独寂寞。有谁能真的信任呢?朋友?亲人?为了利益,他们随时会从背后刺出那最快最准最狠的一刀。享受着权势带来的特权,这些犹如孤雁一般的贵人,也必须承受着权力带来的高处不胜寒的孤寂。

世界终究是公平的。

洛阳城池的外围,多是些平头百姓的居所,他们按行当划分,分里居住,接受统一的管理。诸如通商里、达货里,里内之人,便多是工巧屠贩的商贾;又如城南边的调音、乐律二里,集聚着城中丝竹讴歌之辈,天下妙伎多出于此。这些里便如同是一个个细胞,默默支撑着帝国那臃肿庞大的身躯,周而复始地运转着。这些细胞之间是极相似的,没有独立的思想,也没有个人的自由,任何有梦想的细胞会立刻被当做异端,扼杀在摇篮中。

那是个很精致的摇篮。

各里之中,人烟辐辏,门户林立,小的约有五百户,多的甚至超过千户,因此每家每户的宅院都不算大,大多都是一进的院子,偶尔也有富户有二进甚至三进的院子,不过那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尽管屋子不大,但却比姜维家乡的那种茅草黄土房要结实的多。青砖垒砌的院墙高大厚重,足以遮风避雨。屋顶上的瓦片也如鱼鳞般整齐排列,几无残缺,在阳光的映照下好似展露着高傲又迷人的笑颜。在这乱世中能有如此一间安厦,也算是一桩颇为难得的幸事了。

越接近洛阳城的内部,便越接近整个帝国的权力中心。在这东西大街以北,洛阳城的北部,皇宫禁苑便占去了将近半数的土地。皇宫两侧遍布着官员办公的衙署,城南也有部分公署与官员府邸,他们如众星拱月一般环绕皇宫,共同拱卫着曹魏王室,也守护着他们自已所拥有的名位与权力。

但这些,对目前这个层次的姜维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台,他甚至连登上此楼的台阶都还不曾找寻到,那是只能出现在梦境中的虚幻。

洛阳共有三市,那里是马盈最感兴趣的,也许也是天底下所有女孩子最感兴趣的。三市之中,当属北市最大,坐落于北城的西侧,毗邻着太仆寺、武库寺、太仓寺等朝廷官署。

进城后,到驿馆搁下马车与行囊,马盈便急匆匆地牵着姜维奔北市而去。那里是城中最热闹的所在,远远地便能感到一股尘嚣直上,走近后,又仿佛能嗅到一股浓郁的铜臭气,弥漫整片街市。

走在街市上,自卖自夸的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声浪直震得人头晕目眩,这阵势简直比士卒在军前的叫骂还要气势恢弘。若是征发这群商贾小贩去前线战场,专门负责叫骂,再配上陈琳那样的妙手文章,怕是再冷静的敌人,也会被激怒地一拥而上,忘记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姜维自然没有忘记许给马盈的三件宝物,两人反反复复地将这北市的商货瞧了个遍,生怕错过了什么,太多的新奇物件是他们闻所未闻的。甚至还有些深眼窝,卷头发,穿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