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君臣相逢白雪楼(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湖广按察副使田汝耔,与兵部给事中夏言,自入了安陆地界,便遣散随行护卫,轻装简行,径直去往安陆张集,拜谒了前户部尚书孙交和前内阁师臣费宏。

于田汝耔而言,费宏昔年贵为师臣,他自家昔年又为江西提学,此番拜谒乃题中应有之义。

而夏言,本便与费健斋有同乡之宜,惊闻费宏远赴安陆,自是欣然而往。

次日,二人拜谒而归,一路信马。

入得安陆时,已然过午时。

牵马信步市井之间,望着往来如织的行人,夏言遥指一处飞檐斗角的高楼,对身侧之人,和声笑道:“初临安陆,便听此地有诗言:阳春曲调人难和,白雪楼前月如钩。我二人既到了阳春台,想必那幢楼宇,便该是白雪楼了。”

田汝耔抚须轻笑,仰目眺望那处亭台楼阁,忽而笑道:“一路奔波,公谨兄想必也是饥肠辘辘了,你我二人且去这白雪楼祭一祭五脏庙也好。”

言语间,田汝耔话锋一转,悠悠道:“愚兄赴任湖广之后,听闻前些时日王相按临安陆,日日宴饮于此。回了武昌府后,王巡按对于此楼是赞不绝口,以至于白雪之名,哄传武昌。”

说罢,牵马径直向白雪楼行去。

说到白雪楼,却不得不提阳春台。

阳春台,位于安陆石城之西北,因雅附宋玉《对楚王问》之中的寡和之曲《阳春白雪》而闻名。

此台巍峨高耸,其上烟云古樟,竹木蓊蔼,与兰台、子胥台并称为“三台”。

有诗云:阳春之态,楚王旧游。登台遥睇,汉水带流。烟花缭绕,远树浮浮。

自入了阳春台,一路所见,路上行人渐少,衣冠华美之人渐多。车马粼粼,一眼望去,便知是非富即贵。

穿行片刻,二人已至白雪楼前。

侍立楼前的小厮,躬行而至。

接过二人手中缰绳,待得夏言抬目时,但见巍峨楼阁之前,横挂一盏鎏金牌匾,上书白雪楼三字。

两侧的朱梁之上,则铁笔银钩书有:

岚光日夕弄晴晖,亭傍觚棱入翠微。

赢得仙郎歌古调,时时白雪向人飞。

字是好字,诗亦可堪入目。

收回视线,顿足片刻,小厮领着二人入了楼,移步三层阁楼花厅,在邻窗靠江的八仙桌前坐定。

却说安陆石城里,能来此楼的,非富即贵。

楼内小厮终日里迎来送往,便也练就了一副火眼睛睛。

眼前二人虽穿的朴素,却难掩言行之间的雍容气度。

不多时,酒菜齐备,小厮哈腰谄道:“听二位官人口音,不似咱安陆乡人。如今汉江水沃,正是鲜鱼肥美之时,本楼鱼烩更是咱安陆一绝,二位官人何妨品鉴一二。”

言语之时,小厮遥指窗外楼下的涛涛汉江水,言语里透着几分殷勤。

夏言微微颔首,待得小厮穿堂而过,踱步飞轩之前。

凭栏下瞰,目之所及,但见群峰列其前,巨浸奔其下。

不觉间,夏言心绪不禁也开阔起来。

复又踱步桌前,端起酒樽,饮了一口,畅声笑道:“好教水勤父兄知晓,此番来着白雪楼,委实是不虚此行也。”

言语着,夏言遥指窗外,赞道:“俯仰纵目之间,群峰簪横,江涛东去;极目千里,又是云烟飞扬,朝昏万状,此盛景也。”

田汝耔放下酒樽,提着衣襟移步飞轩之前,眺望片刻,同样是被这般景致吸引,由衷赞叹道:“果然是青山簇簇水悠悠。”

视线顺着汉江水东去,忽然发现在安陆石城前、汉江水之畔,约莫二三里处,人影幢幢,喧沸之声盈耳。

田汝耔来了兴致,手搭凉棚,极目远眺。

却见人群汇集之初,隐约是一处庄园,隐于蓊蔼林木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