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章、夜闯少林(求收藏,求推荐!)(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灯幢飘动。

经阁内一片寂静。

两人相对而坐。

李玄微手中捻动佛珠,深邃的眸光仿佛洞穿了时空,前尘往事历历在目。

五十六年前。

还是大宋景德元年。

其时正值真宗赵恒在位。

宋辽两国间战乱不休,尤其是在太宗皇帝雍熙北伐失败之后,两国间的局势也发生了扭转。

大宋渐由主动出击进攻转为了被动防御,契丹则是步步紧逼,不断遣兵南下侵扰,想要彻底吞掉肥沃的中原大地。

因此,在后来的二十五年之内,边关重城烽火四起,生灵涂炭,两国百姓皆苦不堪言。

幸得朝野忠烈之士舍生忘死,才数次抵挡住契丹兵马的入侵。

然而,在几次战争之后。

契丹还是看出了宋朝的短板。

强干弱枝,重文轻武。

于是,在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亲自统兵南下,率军攻入河南境内,眼看着就要逼近东京城,有大臣提出迁都南逃,真宗也有所意动。

幸亏宰相寇准在朝堂力陈时弊,真宗这才御驾亲征,在澶州与辽国兵马对峙,还击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

双方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不得已之下。

萧太后最后决定息兵罢战,两国缔结兄弟盟约。

可当时辽国势大。

所谓的签订盟约,就是花钱买太平。

每年大宋要白白送给契丹大量财帛绢布。

如此方能苟安一隅。

那一年,李玄微年方弱冠,意气风发,在江湖上闯下了不小的名头,受寇准所邀成为了真宗皇帝的贴身护卫。

他本想劝真宗趁此时机,直接夺回燕云十六州。

可真宗却懦弱胆怯,不敢兴兵征讨,一心想着与辽国议和。

无奈之下,他只能退而求几次,在宰相寇准的委托下,孤身一人杀入了辽军大营,于千军万马中活捉了萧太后和辽主,让宋朝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占据了主动权。

两国互为兄弟友邦。

大宋每年赠其二十万财帛绢布。

可契丹也要以牛羊马驼等牲畜交换。

若是期间契丹再敢兴兵作乱,他就直接进入契丹境内,暗中杀掉所有的萧氏族人和耶律皇族。

萧太后畏其武功之高,只好接受他的条件。

因为当时契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国力强盛,但全靠她和辽主两人在撑着。

若是她们两人都死在澶州,只怕用不了多久,朝堂就会分崩离析。

再加上身后有女真族虎视眈眈,边境还有党项部枕戈待旦,也不容得她拒绝。

此后,宋辽两国开通边境贸易,几十年来相安无事。

不过在离开澶州之前,李玄微趁着夜色,把王钦若和丁谓两个人的脑袋摘了下来。

他早就看这两个人不顺眼,屡次三番劝真宗弃城南逃,而且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俩人害的寇准远离朝堂,李玄微当然不会放过他们。

…………

这时,萧远山在旁恭声说道“恩师他老人家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时候会提起大师,说是没有机会和大师真正分出胜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你师父也是老僧遇见过的最强对手,当年我闯进辽军大营,他误以为我去刺杀辽主和萧绰,生怕我将两国的局势,激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便出手拦截与我。”

李玄微似乎也想起了当年的往事。

那一战,他和杨四郎缠斗了近百招,两人不分胜负输赢,最后还是李玄微灵机一动,利用当时的环境,引火烧了辽军大营,才伺机掳走萧太后和辽主。

后来契丹退兵,杨四郎也重新当回了他的驸马,两人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