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帝崩于延庆殿(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下,各国外交自没有新闻发布会,但在中京的这场大庭广众的辩论,就相当于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

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最终的结果便是,辽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宋的威望于辽人心中开始增大,而辽皇的威望则被无限压低。

弱者从来都是崇拜强者的。

尤其对辽地的汉人来说,心中已然埋下了一颗回归大宋的种子,只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十月二十一。

在辽国待了数十日,并受辽太后接见且送上礼物的李贤,选择率领使团回国。

自中京出发,这一次李贤没有选择陆路,而是选择了海路。

倒不是担心辽人会在陆上不利,却是因为东京传来的一个坏消息。

赵大官家,于近一月,也就是李贤出使辽国的这几日,已经昏倒了六次!

几乎每次醒来不久,就因疼痛难忍,昏睡过去。

如此反复,别说让赵大官家进食了,就连清醒都成了一个问题。

这等消息,先是在宫内流传,为皇后刘娥给控制。

但后来就传到了宫外,众人皆知皇帝快不行了!

他想着回去,只是想到另一个时空对于赵恒驾崩时的一些传闻,略心绪不宁,担心出现什么意外事件。

抵达辽国重要海边城镇来州,等顺利坐在船只之上,遥望东京方向,李贤沉默不语,忧虑不减“皇太子身边有晏殊,又有李迪,和兄长。内中的城门驻守之将领,自忠之,太子安全不成问题。

唯有有些不确定的是,宫廷之内,皇后刘娥会不会联合王钦若等外臣做些什么。

毕竟,权力是糖霜,也是毒药。”

……

同一时间。

大宋东京开封,皇城之内。

昏迷了四日的大宋皇帝赵恒,终于从床榻上醒来。

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见皇太子赵祯和两府宰执,并召吕夷简,王曾,李贤等人火速入京。

于此期间,皇后刘娥,宸妃李氏自侍奉左右。

刘娥灼灼逼人,但在明面上对李氏还是情同姐妹。

李氏则显得有些柔弱,不过因之乃太子生母的身份,宫人们也不敢阳奉阴违,反而在很多的时间内,就聚集起了一大批忠实可靠的内侍。

侍奉着赵官家吃了药,待之躺下,朝臣尚未入宫之际,刘娥和李氏单独对坐,并无外人于畔。

谁也能看得出宫内的紧张气氛,值此情况之下,刘娥的作为便显得有些刻意。

“本宫与官家相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官家如此瘦弱的情况……且于官家病重的这段时间,所有制奏书,皆是官家亲自嘱托本宫参与批阅。

天下事,亦非管理后宫可以相比的。

如今太子年少,若官家真有个三长两短。这朝臣恐将挟持太子,号令朝纲,那绝非是社稷之福。

宸妃,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毕竟是出自官宦之家,即使家道中落,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入宫以来,李氏不断增长的见识,更重要的是,皇帝赵恒已经挑明了她的身份,自无需担心太多。

而关于皇后刘娥的话语,即为皇太子的生母,那就必须为赵祯考虑。

李氏微微低着的头,这时抬了起来“皇后娘娘,太子已经长大了!”

太子已经长大了!

不是指太子年纪的长大,而是处事能力的成熟,尤其在近两年资善堂的学习磨砺下,不说成为一个能统筹全局的合格帝王,但成为一个能听取朝臣建议,自行判断处置的帝王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赵官家若是有了个三长两短,皇太子赵祯又如何不能亲征?

刘娥被李氏的话语给噎住了,正当她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宫人传来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