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中京风云(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不算过往那些出使辽国的使臣,在李贤那快要淡忘的部分记忆中,于另一个时空,也是在北宋之时,亦有不少人负责出使了辽国。

如包拯、欧阳修、沈括……

此中者,无不在史书上留下了厚厚的笔墨。

他此番使辽,后人会怎么说?

可会言之,天禧四年秋,资政殿大学生李贤封皇帝赵恒之命,于大宋收复燕云之际,出使辽国……

这些他都管不了。

一踏入辽国中京大定府的范围,李贤便被这里肥沃的土地给吸引了。

人常言,大辽之美,首在五京。

再回首,这五京者,无不是秦汉故土。

可惜啊!

可叹啊!

经过这么多年的耕耘,还有另外三京如同游子般,等待着中原母亲王朝的召唤。

而在踏入中京城墙门之后,李贤因为内心的不快,就显得有些沉默。

随行的宋吏,还以为是来接待的辽臣对大宋使团的冷漠,而导致大宋主使有些心情不悦。正待和辽国人进行交涉,李贤却将之劝住了。

“眼下辽人可以说是焦头烂额,我等这次只是给辽皇送上礼物,便可离开,能不生事,就不生事。若是对方真‘打’过来了,接招就是!”

所以在等着受到辽太后和辽皇召见的几日内,李贤便非常安分的待在大同驿内。

大同驿,专门接待北宋来使。另外,针对到访的国家不同,辽国中京内,还设有来宾馆和朝天馆,接待西夏和高丽等来使。

只是随着多国的战斗,此三所,都在数月前,为那些辽国愤青给烧毁了。

包括李贤献居住的驿舍,随有大同驿之名,实际上,不过是个大些的院落而已。

但这个院落也确实不错,内部有仿宋的楼阁园林。

站在楼阁之上,还能看到中京城内两边对称的街道。

这等在中京安闲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还未等到辽国主人的接见,一群中京国子监的学子便找上了门,纷纷站在门外,夹杂着汉话和契丹语进行大骂。

待在院落久了,李贤属实有些无聊,同时他也想近距离感受下辽国的文化人,便给驻守此地,护卫他们安全的辽国将领去了话,让辽国的国子监师生,派出几个代表,和他理论理论,还要是能说汉话的,时间就定在隔日午时。

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家来聊聊天。

说好的“不生事”呢?大宋使团成员无不腹诽,但主使做了决定,他们也不得更改。这位可是官家面前的红人,太子更是对之敬重有加。

而大同驿的消息传出,中京哗然。

许多人,对宋辽之战中,辽国大败还要把土地归还给宋国,非常不满意,这时见宋国使臣竟要公然理论,纷纷表示,我行,我能上!

眼瞅着局面混乱不已,中京的守卫最后不得已出面维持秩序。

而中京的辽太后及朝臣得知此消息,果断给出了建议。

“明日我国皇太后和皇帝,亦将接见宋使,若是宋使愿意,不若将理论地点放在大辽皇宫之外,并将时间推迟两个时辰。届时,满中京的百姓,还有辽国的文武群臣都将见证此事。”

收到辽国皇宫里的消息,李贤便明白,辽国这是打算以明谋来挫挫他的气势,也是挫挫大宋的气势。

既然为宋使,代表的是大宋,若是直接拒绝,反而会落了下风。若是同意,谁也不知道明日的辽人会有何等的刁钻问题。

正当同行的宋吏为难时,李贤决定同意此举,并给辽国更为明确的回复,双方可各派出三人,以作次日的辩论,主题便是宋辽关系和两国的国计民生政策。

这是给辽国递刀子,也是双方挑刺的时候。

是夜,大宋这边经过商议,决定以李贤为主,还有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