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章:定计(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的人,看的尤为透彻。

“祖母心里有成算就好,咱们不着急,徐徐图之方能不出差错。”

太后赞同的点头,到了如今这地步,也只能如此了。

虽太后只能蛰伏在这行宫,但她对魏宝福的教养很是上心,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主持中馈都请了先生悉心教导,务必让她比所有人都优秀。

太后还在闺中的时候最不耐烦学这些,可轮到自己的孙女,却不得不压着她学,身后没有靠山的女子,日后能过的怎样,只能靠自己。

“你的那些教习先生都走了,可要祖母为你找更有才学的过来?”

近日几位先生都来请辞,都言,康平郡主之才学,在自己之上,太后是即骄傲又欣慰,可孙女好学,学海无涯,做祖母的总是想竭尽所能为她条件。

魏宝福笑着摇头,“咱们很快就要离开这里,若是请了先生,只怕会增添不少麻烦,我如今更爱自己琢磨呢。”

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魏宝福很有学习的精神,可她崇尚低调,让人看不出深浅才是最明智的。

如今既然已经遣散了先生们,那就不需要在请了,知道她根底的人太多,是会招人忌惮的。

“你放心,哀家都吩咐过,他们出去后也不会乱说,他们也都是惜才之人,又是真正爱惜你的,看着教着你长大,都是知道分寸的。”

魏宝福倒是不担心这些,先生们虽都有自己的古怪脾气,可也是真心盼着她好的。

“祖母,日后您多帮我搜罗些书籍吧,我爱看。”

太后笑着答应,“你比祖母强,日后定能找个好夫婿,美美满满的过一辈子,到了祖母这个年纪,定会儿孙满堂承欢膝下。”

这是老人家如今最大的期盼,魏宝福没有反驳,上辈子没有结婚,却是有过恋爱经验的,最后走不到结婚这一步,只能说缘分还不够。

儿孙绕膝倒是没有体验过,这辈子倒是可以试试,说不定,会很美好呢。

“祖母,咱们先把信写好吧,这要好好斟酌的。”

太后点头答应,祖孙俩起身进了书房,斟酌再三,写好了两封信。

为了昭显太后的真心,连夜让人把信光明正大的送了出去,给皇后的信也让眼线送了过去。

夜晚的行宫格外森冷,即便是外面有大批的侍卫巡逻,行宫里的宫女太监们也不敢肆意行走。

魏宝福站在窗前,不自觉摩挲着手里的玉葫芦,她还记得,这是两岁生辰时,母亲亲手为她挂在脖子上的。

那时母亲笑的很甜,眼里满是温柔爱意,她说过,葫芦寓意着福禄,她的孩子合该一辈子享福。

可,没过多久,父王狩猎时意外坠马身亡,她们都说母亲忧思成疾,放心不下父王,也跟着一起去了。

真相如何,她没敢深究,本能的她察觉到了危险,那个时候当个一无所觉的孩子,才是最稳妥的。

那位突然被封妃的姨母,还有原本对她很是疼爱,却又忽然翻脸无情的外祖,这一切的一切都有种欲盖弥彰的味道。

好在她有耐心,不管真相如何,总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将手中的玉葫芦放进锦盒里,她不去过多的纠结,有那个时间,倒不如好好打理手中的产业,身份在高贵都不如手中有银钱来的踏实。

自她十岁开始,太后就将廉亲王名下的产业并王妃的嫁妆通通都交到了她手里,一开始是太后身边的老嬷嬷们帮着打理。

到后来则她自己完全接手,更是培养了一批完全效忠她自己的能人。

不仅没有让手里的产业缩水,反而扩大了数倍,太后直接将自己的一部分嫁妆也给了她,放心的不在过问。

虽然祖孙俩被放逐到这行宫里来,但皇帝并没有软禁她们,祖孙俩能做的事情也不少,皇帝派过来的人,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