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缘也,妙不可言(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徐三生愣愣的停下脚步,那娃子虽然没有屠小鱼那般的招人喜欢,却也不是那么讨人嫌,偶然过来找他舒舒心,感情多少还是有的,转过身,一脸和善的说道“你要是接受了,就改口叫爹,回头也多说两句讨人喜的话。”

“滚!死瞎子,活该瞎,赶紧滚蛋!”

徐三生离开,齐有靠的心里反倒有些失落,倒也不是为了别的,他从小就很羡慕屠小鱼那般的待遇,他想在徐三生手下鬼混,只是拉不开脸面,也未必招人待见。

徐府书房中,徐三生打开杨骂竹递给的纸张,慢慢端详,杨家公子为人虽然做作了些,但笔迹还算工整,有些出乎意料。

其中分为三个小部分,上下两个部分的字体略大于中间的字体。

吾游七日之久,始终不知所为,偶然幸遇老叟,括囊请其解惑

我心悲切,无人能懂,无物可知;斯是贱世,莫揽情怀;鳞薄骨枯,何堪风月,何笑娼妇;纵散千金,榴堰塞珠,亦不绝浑;流连三日,金银不覆,便化一石,无情有情,破庙青苔;情意无砥,性祭然转悟,鱼游四海,意起若洪,势去若圣,终余易水,借问此间仙,方世怎大解。

仙曰,诸相众生是众生。春城不妄牵旧雪,何笑孩童挽清风。

徐三生哑然,兴许是他的期盼太高,摇摇头,准备离开。但仔细一想,又坐下看了一遍,杨骂竹自然不会是那种不识大体的人,这个关口不应该会与他开玩笑。

虽然上面的句子有些玩笑,但未必没有在里面做些文章,耐下性子,又反复读了好几遍。

眉头紧锁,暗暗出神,良久取出纸笔,临摹下来,加以标注。

有心留意之下,确实是发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东西。

‘游字极可能是指漫无目的。

始终不知所为,应该是指当年动身的时候意图不在考官,但他却也捉摸不透。而是始终便是从始至终,全然不知的意思。

偶然,兴遇过于添笔,那所谓的老叟必然不是偶然。

括囊请其解惑,看似没有问题,但是杨骂竹在遇到那位所谓的老叟之时,身上的资财应该早就在花楼子里挥霍干净了才对,既然如此,此时杨骂竹是用什么与老人交易的?’

似乎坚定了心中所想,徐三生的思绪便如黄河之水,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轮回必然是指因果,不倾世当指不沾身。

诸相众生是众生,如果按照常理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承接上面的意思,应该是指原本是什么样,就当做什么样,无论怎么也都是本该的模样。

而整句话的意思,是指这其中的因果杨骂竹本该不会参入其中,既然知道了,因果必然无可避免,但他却不能去干涉其中的因果。

春城泛指现在或者瞎想,旧雪便是过去或者现实。对照下来最该是现在的东西,去望已经消逝的东西。

何笑孩童挽清风,何笑应该是不要怪的意思,孩童便是指杨骂竹本人,清风应该是指真实或者联动春冬的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指,事情既然到了如此地步就不要再妄想追溯回去,其中的事由是无法逆转的,但是现在没人会怪杨骂竹。’

徐三生沉沉呼出一口气,到了这里整部词句应该算是结束了。随意的再扫过一眼,却又深深皱起眉头,整部词句,中间的部分过长,必然有所指的意思。

其中最后一句固然有押韵的成分,但却毫无意义,顺序倒置。

“倒置?方世?大解?方世怎大解?”

徐三生豁然开朗,最后一句方世怎大解,其中意思应该是最简单,最明了的意思,这一句前后各取一字,便是私塾的方先生,方解。

而倒置的问题便是由方解开头。

将其中的意思连起来,便是杨骂竹知道了一些他本该不能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