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周天的大礼(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在古代春耕和秋收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很重要的两件事,秋收后更是各地往国库缴纳岁粮和税银的时候。

李二之所以要在八月份派遣使臣去高丽要求请回前隋将士的遗骸就是想等秋收结束。

正用着新纸临摹一副王右军字帖的李二听侍者来报,说是周天要给他送礼,李二心中不禁有一些小期待。

上次周天给他送礼,送的是香皂,是一份财源,不知这次他又能送什么。

当周天歪歪扭扭的挑着一副担子走进丽正殿,李二心中的期待更深了。

“周天,你小子今日给朕又送什么好东西?”

“陛下您猜?”

李二认真写完一个字,放下手中的笔看了一会殿中的担子。

“快快道来!”

李二是不能调戏的,周天没有敢再放肆。

“陛下,这担子里只是其中一部分,陈没那么大的力气,剩下的在殿外呢!”

李二有些着急,虽然他很想亲自去掀开担子上盖的绸布……

“朕问你是何物!你偏要和朕说力气,哼,朕看你晋爵还要再等等呀……”

“陛下,是粮食,是粟米,亩产三石多的粟米!”

刚听到粟米的时候李二很失望,粟米大唐可不缺!

可李二听到亩产三石多的时候他顾不得帝王的矜持了。

三两步来到担子前,一把揭开红色的绸布。

伸手在箩筐里抓了一把粟米闻了闻,果然是新打下来的粟米!

周天见李二激动又带着疑惑和不解。

“陛下,还记得您赐给臣的庄子吧,原本有五百亩贫瘠之地,臣用贞观犁深耕,又撒上了堆积发酵的农家肥料,再让人经常锄草、灌溉。

今年又无水、旱灾,那五百亩地中五十亩精心是伺弄平均亩产三石粟米,剩下的九户庄户没有细作,也有亩产两石半以上!”

李二手中的粟米洒落了,大唐不是没有亩产三石的良田,关键是这种的是粟米!还是贫瘠之地!

精耕细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这没错,产量多也不足为奇。

可那九户人家种四百五十亩薄地,还能亩产两石五斗以上李二有些怀疑。

“周天,精耕细作确实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这朕知道,可大唐百姓没那么多精力去每一亩地都精耕细作,你那四百五十亩薄地是如何做到亩产两石半的产量?这恐怕不是精耕细作的缘故吧?”

“陛下慧眼,主要是肥料的原因。”

周天把发酵农家肥给李二详细讲了一遍。

李二有些皱眉道“如此说来虽好,可你有没有想到普通百姓可没有你这大唐男爵家的牲畜多,那又如何去做你那什么肥料?”

“陛下,这肥料不仅只是用人和牲畜的粪便做肥,还可以大量掺杂秸秆、杂草等容易沤烂之物。”

李二还是摇头。

“百姓家中秸秆大多用来做柴遮房哪里会舍得沤烂做肥?你这法虽然可取,但难以推广。”

周天的考虑确实不那么周全,他只想到发酵的农家肥可以增加粮食产量,但是他没想到如今社会生产力太过于低下,百姓生活也太艰难。

他又开始后悔了,后悔为何问神秘老头要金银而不是要高产作物的种子。

若是把土豆和红薯要了,自己用其中一样都可以给李二至少换个侯爵。

若是两样都给李二,一个世袭的国公绝对少不了!只是后悔药永远买不到,除非让他再穿一次……

见周天有些神色黯然,李二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

“你这法子虽然不能全面推广,但总归是一样可以增产的好法子,有条件的百姓自然可以去用,朕心甚慰!说吧,想让朕赏赐点什么。”

周天一听还有赏赐,心中一喜不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