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树妖讲西游(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清晨薄雾蔼蔼,芳草鲜香,树叶婆娑,且听风吟。

遥望九天之上,可见云层斑驳,升腾间映出湛蓝天空。天空下有三座青峰直入云端。峰距间可见远处瀑布、河流、树木、苔藓、仙鹤。青峰中间有一平顶山,山势低矮,一颗带着皇冠的巍巍古树傲然而立。

古树下有晨光斜映,朝阳给此处平添了几分洒然仙味。这里虽有仙味却无仙,妖倒是有几只!

如果有人站在古树树身之上向下看去,便会发现树荫下有几个蒲团,蒲团大小各异。以扇形合围,蒲团上端坐着几道人影,朝阳暖暖映射到几人背影之上。

蒲团上几道人影从左到右,按照年龄排顺序。

为首的是一只斜角灵羊,正是修炼二千八百年的羊力大仙,此时这只半化形的老羊端坐于蒲团之上,眼涵恭敬望向江枫,侧耳聆听。

其次是身着虎皮衣,顶着个破锣大小的虎头的黑环猛虎,虎先锋修炼八百余年,一身修为停留在妖灵中期,盘坐在斜角羚羊右侧一米开外,同样面含恭敬,肃然倾听,如是在听闻那九天之上的仙音神乐。

在黑环猛虎右侧是一只披着土皮衣,顶着双獠牙的土背野猪,猪无能如今修炼七百年,能幻化猪头人身,直立行走,修为与虎先锋同属妖灵境中期。此时端坐,露出一脸认真之色。

第四位是一只个头矮小的金丝灵猴,灵猴略胖,高一米二,乃是邙山之中修行的猢狲,看尽楼台水榭,经历五百春秋,看尽世间百态,混迹与猴群之中,春去秋来,猴王换了一茬又一茬,金丝灵猴依旧如故。猴头猴脑静静聆听那大道之音,犹如如身临其境,不自觉间竟然闭上了眼睛,感悟天地之意。

第五位乃是一条久居山川大泽中的白鳞蟒,腰身水桶粗细,盘踞在蒲团之上,蛇杏吞吐间口中有幽香飘散,头顶一方黑色三角冠,仔细看便会发现三角冠中间坐着一位不速之客,一身绿油油的巴掌小人,小果子鼻尖嗅着白蛇口中传来的芬芳,耳中听着自家爷爷讲故事。小白龙修炼四百余年,辈分不见得有多大,不过天赋确是五妖中拔尖的,有化蚺之志,体内竟隐隐孕育出了一颗五彩妖丹的雏形,悠然间有丹香浮现,被一只特别敏感的小动物所捕捉。

第六位是一麻衣少年,麻衣少年一身麻衣破旧不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是慈母手中线,那是游子身上衣。王胜只有十三岁,放到前世估计还是一个读初中的孩子,可在此间却已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人了。山野少年,天赋糟糕透顶,与仙无缘,寻仙无门。机缘之下闯进了江枫的道场,只为救母,千里寻药,慷慨赴死,最终少年人身上那份毅力、那份真情打动了江枫,而后索性拜得江枫为师。王胜眼中明亮看向江枫。听闻师父讲述《西游记》,那是大道的启迪,那是仙音的浩渺。字里行间,句句透露生动。少年眼中仿佛看到了那个仙鹤齐飞、寿鹿成群的苍莽大地、看到了那片钟秀瑰丽的傲来神州,看到了那只从五彩石中诞生的石猴。一字一句,如同雨露琼浆,细细品,苍莽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回味无穷,这比周伯讲的故事精彩千倍万倍,他第一次听说元会,凡人那区区百年在元会面前又是何等渺小,如白驹过隙、苍渺一瞬。

第七个蒲团只有巴掌大小,这里本因坐着一个果子小人,可此时蒲团上却空空如也,视线来回逡巡便会发现白蛇头顶端坐着个绿皮娃娃,果子娃似乎很喜欢呆在白鳞蟒身上,只道是大姐姐身上很香,殊不知那是五彩妖丹之味,怕不是惦记上人家妖丹呢。

除开这七个蒲团上坐着的人之外,还有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而是一只飞鸟,飞鸟端端于树梢之上,青色羽冠下是灵巧慧中的流线身躯,头顶三根呆毛,天线般竖起,灵动的眼眸似在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