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四章 暗中筹谋(1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六日的京师,天气异常闷热,滴雨未下,太和殿附近的树木已经卷了叶子。明晃晃的太阳刺得人睁不开眼,巡逻的护卫来来往往,皇极门旁边的狗懒洋洋的趴着,伸着长长的舌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太和殿里站满了红蓝绿三色官袍的大明重臣们。朱由检一身龙袍,佩玉佩王者之剑,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晃眼满满的人,还都全是陌生脸,有点头晕。天气有些炎热,虽然在太和殿里已经非常凉快了,但是龙袍内还是有些冒汗!

从早上五点开始洗漱,十多个人围着我转,盘发的盘发,脱衣穿衣的,忙得不亦乐乎。六点上朝到现在,除了走进门稍微注意礼仪,喊了一声“众卿平身!“,然后就没事儿干了。但是内阁大臣,六部九卿,大理寺,五军都督府,都察院,通政司,锦衣卫,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宗人府,钦天监,太医院,文勋贵,武勋贵,就一直在走流程,三跪九叩。

快中午了,终于开始宣崇祯的第一道诏书,大赦天下一类的。但是昨晚朱由检唯独修改删除了一处逋赋。这个的原本意思是穷人拖欠赋税,朝廷免了。但是到了明末,穷人从来没有欠过赋税,即便过不下去,卖了田也会把赋税还了。或者直接进山区,脱离官府的管理,或者反了。类似于《白毛女》里面的杨白劳,一生忍气吞声受人压迫的农民。

真正拖欠朝廷赋税的都是地主,富人,类似于《白毛女》里面的黄世仁地主,外号黄扒皮。

地主还想免税,做你的春秋大梦吧!

修改的一处是,永不加赋!恢复祖制田税三十取一,取消天启朝以来增加的辽饷和练饷(就是不征民夫)。

然后,第二道诏书,宣十三省巡抚和南直隶诸官进京。

第三道诏书,宣历届还活着的内阁大臣进京。

第四道诏书,宣辽东历届总督总兵李如松(打赢第一场大明朝鲜战争的李家)和戚家进京。

第五道诏书,征召三千四川白杆兵,三千四川狼兵,三千戚家浙兵进京。

第六道诏书,宣沿海诸多海军卫所总兵进京。

第七道诏书,续封魏忠贤为司礼监秉笔总管太监、东厂提督太监,封商明辅为御马监掌印太监,封王承恩为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封周世治为兵仗局掌印太监。

听完圣旨,魏忠贤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原位不动,还是要用咱家的,崇祯许诺天启皇帝的都履行了。只是从其他的几道圣旨来看,崇祯是有新想法的。

在一众大臣惊愕的眼神中,带领众大臣前往奉先殿,祭祀太庙,通明祖宗。

再带领众大臣去乾清宫,在天启皇帝灵前上香,披麻戴孝,痛哭诵经,为先帝守灵。(根据明朝的惯例,乾清宫不仅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大行皇帝的停灵之处——大行皇帝的梓宫要在乾清宫摆放27天,然后才能运往皇陵安葬)

夕阳西下,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朱由检借口去如厕,然后带着王承恩、商明辅、周世治三个小太监,悄悄地去如厕了。

从厕所甩开监视,直奔御马监。皇城分内墙和外墙,内皇宫主要是皇室成员居住。内外墙之间,是四司八局十库十二监。

内皇城东华门,一众守门内卫拦住了崇祯和两个小太监。崇祯掏出了太妃的太后旨,守门内卫本为天子亲卫,但是见到让崇祯皇帝出宫的太后懿旨,也就放朱由检出门了。

御马监的大门内,有一个小屋,魏承运正在小屋里睡着大觉。在迷迷糊糊之间,还骂骂咧咧的,他干爹九千岁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药,让他来御马监门口守了几个月。算日子是从天启落水的那天起,就让他来御马监喂蚊子了。

由检提着天子剑,在门卫的几个净军太监的阻拦中,直接闯进去了。几个净军太监脑袋都懵逼了,这该怎么办啊?一般人就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