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半是前因半是果(三)(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翌日,一觉醒来,太阳暖暖的,浅蓝色的天空,延续了多日的好天气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心情。段少华经过一夜的休息,早上起来只觉得心旷神怡,他走出房间,来到院子里,琳娜和杨丽丽正在洗晾衣服,热切地谈论着什么;见他出来,不约而同地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琳娜从手边拿出了那只短剑,示威般地向段少华一亮,段少华忽然醒悟琳娜昨晚也许根本没睡,自己的小动作全被她看在眼里,不觉面红耳赤。

杨丽丽今天穿了一条印花长裙,用力抖动衣服,然后把衣服搭在院内的晾衣绳上。她的倩影在草地与朝阳的映衬下,显得飘逸动人,段少华不禁看呆了,琳娜调皮地拿短剑轻轻触碰了一下他,段少华才缓过神来。

吃完早餐,杨杰一行和卡佳大妈约定,后天再来看望她们。

杨孝严老人今天气色不错,蜡黄的脸上有了些红润的颜色,他手里拿着一个红布包着的物品,郑重地交给了杨杰,还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端正的汉字“帮我带回国去”。杨杰用疑可地目光看着他,老人朝他坚定的点了点头,自己颤巍巍地顺着墙摸索着,在卡佳老太太的搀扶下,回到了房间里。

列文带他们来到阿拉木图市最有名的潘菲诺夫28勇士纪念公园游玩。

其实昨天宋毅与张副总也来过,但是只觉得景色漂亮,但是对这座公园的历史还是不清楚。琳娜介绍到,潘菲诺夫公园她小时候就经常来玩,这里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内有升天大教堂、长明火、光荣纪念碑、军官之家等建筑。潘菲诺夫公园是阿拉木图市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先烈、假日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新婚人们必来的地点之一。这座公园是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退德国坦克进攻,表现英勇的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而命为现名的。

1941年11月,在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后,这支部队从遥远的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调到莫斯科,立即投入战斗。在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该师英勇抗击数倍扑向莫斯科的德军。这里离莫斯科市中心只有40公里,不能再让德军往前走一步。上级命令该师坚守阵地,直到援兵到来。316师在这里抵抗了4个小时,没让德军前进一步。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该师所属的28名勇士阻击德军坦克。他们的反坦克炮弹用完,就用汽油燃烧瓶砸向德军的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有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藏在弹坑里,等待德军坦克经过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最后这28名战士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正当梨花开遍了山崖,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走近一看,是个老人在用小号吹奏着这首经典的二战歌曲。老人的身边铺着一块蓝布,布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三块勋章,勋章下面有一些散乱的小额卢布和戈比,段少华等人站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等老人演奏完,宋毅恭敬地放下一张卢布,剩下的人也纷纷向蓝布上放下了卢布或人民币,老人看着这几个中国人,略一点头,吹奏起了中国民歌《茉莉花》,赢得了周围观众的一片掌声。

列文等他演奏完毕,就和他攀谈起来。杨丽丽翻译给其他人听,众人这才知道他是前苏联退休的音乐老师,现在就一个人,夫人没有了,女儿在国外,一个人从年轻时就喜欢音乐,他每天都要到这个烈士公园,演奏那些老歌曲,以怀念那个时代的岁月光阴。列文和老人互相说着萨杰吉斯(谢谢)挥手告别。

转过身,他们见到一位步履缓慢,柱着拐杖的老太太,久久地在烈士明火那里,长久地张望着,像是在倾诉着什么;一会儿又转到左边的雕像,一会儿又转到右边的雕像,在空旷的烈士墓前瞻仰许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