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七章:侍中、汉武,争论(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自己的字拆分,组成了一个新的名字。

这也不怪白明哲没有反应过来,卫青这两个字,在后世早就已经深入人心,他字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他名字。

卫青走到大殿三分之二的位置后,跪了下来,“臣,卫青,拜见陛下。”

“卫青,平身吧!”刘彻笑着说道。

“谢陛下!”卫青利索地站了起来,然后又立刻拱手作揖,道:“陛下,一个半时辰之前,臣曾经说的事情,陛下考虑的如何?”

刘彻开心地挥挥手,对自己这个小舅子莫名的喜爱,语气柔和地说道:“哈哈哈,卿别急,朕这不是把文武百官召来详谈嘛。爱卿为了这两策,觉都不睡,直接到未央宫汇报,朕自然要重视。”

神色突然变得严肃,刘彻坐直身子,沉声道:“卿的意思朕已经了解,现在需要让满朝文武也具体地了解一下。既然是汝之门客,那就由汝详细说明吧。”

“诺!”卫青拱手接旨,随后环视左右两侧,高声道:“诸位大人,下官昨日在大农令府邸之前救下一个挨打的少年。其自称有治河之策、平匈之策,欲借助大农令之手,传达到陛下耳中。”

在文官队伍中的郑当时眉头一皱,原本松弛的精神一下子紧绷了,“卫侍中,为何本官不曾听说这件事。”

“下官建议大农令回去之后,好好地调查调查君之门房——张定。”卫青捧着朝笏,邪魅一笑,“幸好天意在汉,本官侥幸救下此人,得定国安邦之计。否则,天下黎民百姓还要受匈奴与黄河之难数十年!”

在大庭广众之中被人嘲讽识人不明,郑当时脸色瞬间变得黑漆漆的,比外面的夜还要黑,他拱手道:“本官知道了,多谢侍中提醒。”

中尉卿韩安国开口打破了这种尴尬,“好了,卫侍中,请君仔细说明那定国安邦之计吧!”

“诺!”卫青拱手,微微一笑,随后请求道,“陛下,臣需要地图,以及记录此事的文官。”

刘彻大手一挥,道:“准!”

“谢陛下!”

短短两分钟,白明哲亲自缔造的地图便被送了上来。和地图一起的,则是那一张写满了策论的桌子,和那个书记员。

见“装备”到了,卫青不再拘束,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和文武百官讲述白明哲的计策。

这计策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先治理黄河,再培育良种,最后抵御匈奴。

至于获取良种这件事,卫青仅仅提及了之下大宛这个国家。张骞出使任务失败这件事,他没敢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朝堂上必定会发生大的变动,他可不愿意面对发怒的刘彻,以及如狼似虎的满朝文武。

有了专门文官的辅佐,卫青讲得很快,就连治河之策,说的也详细的不能再详细。

大约用了一个时辰,他就把白明哲提出的计策,一字不落地说出来。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卫青拱手道:“陛下,臣已说完。”

“嗯,卿先休息一会。”刘彻粲然一笑,然后环视下方,声音更加威严,“诸爱卿,对此,都有什么意见?”

率先站出来的是丞相薛泽,“陛下,臣以为此事太过荒谬。吾大汉马邑之围已经失败,耗费的物资数以十万万计,国库空虚。若是还有出击匈奴之心,必然会动摇国本。臣建议,恢复文景二帝的策略,与匈奴握手言欢,以兄弟相称。”

能够做到丞相这个位置,他也是一个精明人。为了让卫青脸上的面子过得去,他急忙补充道:“不过即便如此,一介黄毛小二,能够提出如此庞大的计划,也算是一个人才。臣建议,给与此人一个官职,让他为大汉尽力。”

还没等卫青反驳,军方的人坐不住了。

天杀的!这老混蛋!敢不让他们打仗?

阻挡军队获取军功,和挖人祖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