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六章 七宝(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小许叔叔身为地陪咬着葱油饼开启他了导游模式:“七宝素有“十年江城看浦东、百年江城看外滩、千年江城看七宝”的美誉。

七宝镇“因寺得名”。史料称“镇无旧名,缘寺得名,寺无他重,因镇推重。”在宋初张泽舍宅拓寺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镇正式得名。”

三步两步,到了一个老公社的旧址。据说,这个公社成立于狂热的大跃j时代,取名“七一人民公社”。

这个景点可谓是古色古香,非常雅致。

这里只展示可庭院部分。安妮在小许叔叔陪伴下进去好好参观了一番,里面有茶馆和唐卡艺术展。

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当真是风景如画,典型的城中之镇,又是离江城市区最近的古镇。

粉墙黛瓦,江南特色的水乡风光,河两岸都是店铺,茶楼,饭店生意兴隆,人头攒动的。

不长的河道上桥就有三、四座之多。桥面设计还不尽相同,有石墩平桥,有三孔拱桥,有一孔长拱桥,单单是桥也能有这么多的变化。

走着走着就到了午饭时间了,天又热,小许叔叔提议午餐时间带我们去镇上最好吃的一家蟹黄汤包店。

远远看见又是一条人龙,小许叔叔说道:“要说在七宝老街上排队排右手边排队很凶的,就数这家“百年龙袍”了。”

又是近半小时晒葡萄干式的人龙队后,我们三个已经热的人仰马翻。

进去里面店面不是很大,但来这里吃的顾客们从不间断。都冲着招牌的蟹黄汤包来的,点了3笼后,三个人汗流浃背的落座了。

据说龙袍蟹黄汤包的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

最关键的就是两个字鲜甜!

龙袍蟹黄汤包是这里的特色了,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是蟹黄和蟹肉,汤是原味鸡汤。

说实在的,今天肚子一直也没有空着,一路各种吃吃吃,然而我必须要说的是,这家的蟹黄汤包,如果你来到七宝老街不吃上一口,你就等于没有来七宝古镇。

吃过蟹黄汤包,爸爸说要买些点心带回去给公司的同事们,小许叔叔带路,来到了七宝里弄。

七宝里弄店内的糕点都是手工制作,是“老底子”的东西。

店内品种超多,青团、双酿团、血糯米、鸳鸯糕、云片糕、绿豆糕…品种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了!

周末的时候江城的爷叔阿姨们会坐上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专门跑来七宝(那时候地铁还没有通到七宝古镇)为的就是买些糕点。

七宝古镇地方不大,都不用特地来很早,花个大半天时间逛逛足够了。

逛累了,中午找家北大街上的私房菜馆,点几个特色菜,白切羊肉、牛杂汤,就着阳光,慢悠悠地吃上一顿。

悠闲的午后,三个人行走在窄小的巷子里,时光好像悠然退后几十年,躲进茶馆,听一段戏曲。

安妮一路上逗逗狗吸吸猫,穿梭在各种小店。

大约因为是周末,又遇学生暑假期间,人是真的多。

每个人都只能随着挤挤挨挨的人群往前挪,一路挪一路买,一路买一路吃,直到手上嘴里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眼睛却还盯着那未曾品尝的美食。

没有哪个地方能像七宝这样,在短短的百米之间,容纳了由古至今的千年岁月。

当你从青年路的这头走到那头,你就在不知不觉间从古时穿越到了现代。

当你还流连在那白墙黑瓦的小意温柔之间,眼前却已成了那时尚高冷的钢筋水泥!

当你还在回味嘴里老街的传统小吃之时,披萨汉堡的海报却已迫不及待地闯入你的眼帘……

这是一座多么神奇的古镇啊,每个人都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