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更新须知!(2 / 4)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的后盾,欺压百姓,这些事情都是罪证确凿了。

自己手上还有书面证据呢,更别提那些番禺线百姓们的证词了。

铁证如山,没得翻。

朱启一番话说完之后,朱元璋的表情已经是越来越气愤了。

他重重的哼了一声,然后说道:

“这朱亮祖以前在行伍的时候,我就跟他说过,干什么事情不能任意妄为。

尤其是现在,当了侯爵,更应该以身作则。

但他就是不听,想着自己是功勋武将的身份,现在竟然干出这等事情,鱼肉百姓,我绝对不会轻饶他。”

朱元璋说完,就打算让身边的锦衣卫进去抓人去了,不过朱启这个时候赶忙说道:

“父皇,您稍等一下,我觉得现在这个时候去抓朱亮祖并不是合适的时候。”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问道:

“为何?”

朱启正色说到:

“这朱亮祖在应天府的时候尚且安分守己,但到了两广地区,这才不过一年时间,就如此任意妄为。

无非就是因为那句老话,所谓天高皇帝远,觉得他跑这么远的地方,父皇你就管不到。

不过如果现在父皇您出面把他抓了起来的话,回头换一个守备过来,没准还是和朱亮祖一样,鱼肉百姓。

倒不如将此事交给番禺县县令道同来做,如此这般,才能让以后过来的封疆大吏们能够有所警示。

就算是守卫边疆的将军犯了法,也一样要受到大明律法的制裁。”

朱元璋听了朱启的话,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不少的武将勋贵们到了边疆之后。

朱元璋都会担心他们任意妄为。

但如果用文官去压制他们的话,又难保不会出现宋朝那样的情况,重文轻武。

导致国力一直衰弱下去。

其实,在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很重视武将和武力的建设,并没有延续宋朝那般重文轻武的传统。

只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免不了还是朝着重文轻武的方向发展,文官集团占据主要力量,而武将们都成了文官集团的附庸。

在明末尤其如此。

朱启也知道,朱元璋在担心什么,所以还没等朱元璋提问呢,就自己先说到:

“当然,儿臣建议让道同来审判朱亮祖。

也并非是还原宋朝时候文官牵制武官的传统。

父皇您重视律法,而这地方县令就是我大明法律,在这地方基层的体现。

若是像朱亮祖这样的高官犯了法,县令也能够依照着大明法律来审判他的话。

有这样的例子在前面,以后全国各地若是有如此事情发生,也有依据。”

朱启的意思也很简单,并非是拿文官压制武官,而是要强调拿法律来压制武官。

而朱元璋正是非常赞同法家治国的思想,更是坚定的外儒内法的支持者。

从他自己登基以来,就制订了各种各样的法律,就可看出来。

朱元璋是希望能够出台一部完整的法律,后世子孙万代都可以依照这个法律来办事,维持王朝统一和繁荣昌盛的。

在这个年代,想要将法律的权威性给立起来,当然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即便是现代,想要将法律的威信在人民心中树立起来,也是一件漫长而且困难的事情。

但困难就不代表不去做了,如果多几个人去努力的话,总有一天会实现这样的目标。

朱启一番话说完之后,朱元璋稍稍思虑了一下,也觉得是这样的道理,与其自己出面,将朱亮祖给收拾了,倒不如立起法律这面大旗。

让后来者都知道,即便不再皇城脚下,也不能随便胡作非为。

但这朱亮祖未必愿意服从道同的审判,不过这也不用太过担心,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