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2章,圣前(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至于有了硬笔,为什么还要用毛笔,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硬笔不耐用。

双瓣合尖芦苇笔,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笔的主要材料是芦苇。

芦苇什么属性,是否容易损坏,想必很多人都清楚。

想要把一支毛笔的笔尖写秃,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要把一支芦苇笔写坏,却只需很短的时间。

其二,古人的爱好问题。

毛笔字线条质感柔软、丰润,笔画或飘若行云,或雄浑劲健、刚柔相济、有血有肉,而硬笔字很难做到这样变化多端。

其三,书写习惯问题。

古人的书写习惯,和现代人不同。

现代的书写方式是从左往右,然后从上往下。

而古人则是从上往下,然后从右往左。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书写习惯,一则是因为阅读习惯的问题,二来跟早年间没有纸,字都是写在竹简上有关。

竹简的模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把一根根削制好的狭长竹片,用绳子或者其他材料串在一起,就成了竹简。

造纸术没出现的时候,古人写东西都写在竹简上,平时不看的时候,用绳结扎好;翻看的时候,就像我们现代人用卷筒纸一样,不是一下子把卷筒纸全部拉开,而是用一点,拉出来一点。

正是这种阅读的方式,造就了古人的书写习惯。

这种书写习惯,写毛笔字还没问题,换成硬笔字的话,问题就来了。

用硬笔写字,我们的手势必会跟纸张接触,如果从左往右写的话,那没什么问题;

而从右往左的话,万一的墨迹没干,前面写的字,还不糊成一团?

用硬笔并不是写不出好字,但其最大的优势,是在书写速度上。

被墨迹未干限制了速度,硬笔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至于双瓣合尖芦苇笔有那么多缺点,许泽轩为什么还要选它,当然是因为比起用毛笔,他的硬笔书法更为好看了。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个书法爱好者,其酷爱飞白体,甚至还专门在科举中加入一科明书,即只要字写得好,就可以中科举做官。

在这样一位书法爱好者面前,许泽轩又怎么会错过,秀一下自己那一手漂亮硬笔书法的机会?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许泽轩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李世民的眼前就是一亮。

这字体虽然前所未见,却铁画银钩,力透纸背,十分的美观,隐隐有自成一派的气象。

随着书写字数越来越多,李世民的注意力,渐渐从字体转移到了文章本身。

这篇《弟子规》,虽然不如《三字经》,却也算得上是一篇难得的妙文。

论文彩,《弟子规》或许不如现如今的那些启蒙读物,但此文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且书中直接阐明了做人的道理。

做学问之前,先要学会做人。

这篇《弟子规》,开篇就阐述了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谨言慎行、信守承诺,要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的开头,怎能不让人拍案叫绝!

“好!好一篇《弟子规》,好一个许泽轩!今日,朕麾下又多一英才!”当许泽轩将《弟子规》写全后,李世民再也忍不住,拍案叫绝。

“陛下谬赞了,《三字经》、《弟子规》、《蒙求》,都非小臣之作,而是得自小臣的一位师长。”

许泽轩要得到皇帝的赏识,固然要表现的出众一些,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