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九十四回 排亲信罢迁杨崇勋 赏吴带暗指机巧语(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十月二十五,常朝。

蝗灾至今已整整一月,昨日追封了赵祐为皇太子,今日太史张尚阳上前请赵祯下诏,要他择日命太史局祈雨,降罪赵祐。谁知临到需赐旨一刻,赵祯反有些犹豫,无端端将已经薨逝的皇兄扯进来,多少有违自己本心。

张士逊看出他心生犹疑,便上前道“陛下,臣思前想后,总觉降罪皇太子乃漏脯(腐肉)充饥之举,实属不智。我大宋疆土需祖宗庇佑,若因此不慎触怒先阴圣灵,恐后世灾祸如流水淘沙,前波未灭后波暗涌,届时则悔之亡极矣。”

赵祯皱眉兴叹说“你所言一如我所忧,追赠皇太子本为庆贺之事,当真要移罪于此,虽是朕的本意,又极难出口。”

张士逊道“陛下,臣仍愿请罪于身,罢去肩上官衔,以纾星犯兵祸,天候生异之困。”

李迪听见,赶忙劝说“陛下,臣有不敬之言,且望恕罪。”

赵祯让他不必讳言。

李迪谢过,道“罪罚先人与惩治今人,孰轻孰重,孰缓孰急,凭陛下英明,怎会计算不来?况张大人身上并无罪过,胡乱究责岂非昭示天下朝廷杀伐无律,这才是动摇社稷根本之祸。”

张士逊听了仍欲进言,被赵祯打断说“李迪所言非虚,你不必追求惩处。然与百姓交代罪业,确属朝廷之责,你说得朕自会斟酌,暂且按下。”

赵祯复问了些灾情,得知因气温瞬急转寒,许多蝗蝻都已冻死,心中稍稍宽慰,对张士逊道“如此看来,未必定要降罪罢相才能解决了。”

张士逊答“今秋罕见有雨,时至入冬亦不闻降雪,于农家来讲未必没有后患,陛下还请三思。”

赵祯颔首说真是苦了百姓,接着后面讨论些别的内容,忽招枢密使王鬷入内,问“王德用到庆州可有四十日?若至今未有西平动静,朕决意令其回京,换杨崇勋去。”

王鬷一愣,躬身答“陛下,杨大人年事已高,虽同在枢密院,近来只担任殿前都虞侯,恐受不起舟车苦行。”

赵祯说“章献娘娘生前曾极力赞他,反复提及先帝最信杨崇勋,由此才进了枢密使。你若说他吃不了苦,不如命他上前,咱们当面问‘杨将军可尚善饭,顷刻几遗矢1’?”

王鬷笑答“陛下这是拿他打趣。”

赵祯闻言,喝道“胡闹!此处乃朝堂之上,如何打趣?朕意已决,若枢密院不肯,便真叫杨崇勋来当面问询,看他如何应对!”

王鬷知无法劝说,垂首支支吾吾不肯作答,眼睛往两侧看去。

赵祯于阶上冷笑“王大人这是在等谁替你上前进谏?不如直接说出来,让朕瞧一瞧是都有哪些在朝中广结朋党。”

说罢,走下来站到李迪面前问“是你吗?”李迪赶忙退后。

问张士逊“难道是你?”张士逊亦慌称明鉴。

看着宋痒道“是你总没错罢?”

宋痒出列躬身答曰“陛下,臣等与王大人并未行结党营私之事,但不能因陛下孤意,便让杨大人拖年迈之躯奔赴庆州,倘为此而被诬朋党,臣心不甘。”

赵祯冷哼一声“你言下之意,便是要替杨崇勋请求留在皇城了?”

宋痒道“臣不是请求,而是认为若非必要,让杨大人劳顿一番,徒然抱恙,只会令朝廷枉丢了一员大将。”

他话音未落,赵祯已乐起来,宋痒没能抬头看他表情,估不到的心思。却听赵祯说“方才朕呵斥王鬷,因他以为朝堂中有人敢打趣,不想宋痒你才是那个讲笑人。朕大宋泱泱,所谓大将竟是因舟车快行便会身患疾恙之人,那也不必行军布阵,只消车马奔腾一圈,自会不击而溃。”

宋痒对说“臣绝非此意。”

赵祯疾问“那你是何意?是杨崇勋不配身兼枢密使,殿前都虞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