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十四章 唐度量衡(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

这位大臣还在埋头洋洋洒洒的说着统一天下度量衡的重要性时,却听得周围同事们一阵惊呼“哇哦!”他下意识的抬头去看时,只见皇帝李渊的龙椅旁边突然出现了一座简陋的白色门。一个衣着怪异的短毛和尚在众目睽睽之下从门里走了出来。

大殿中有些人昨日跟随皇帝等人在玄武门城楼上见识过这等景象,但是更多的人是第一次看到;虽然他们中有听人说过异人事件,但真正看到时,震惊的程度远超过道听途说。

有武将反应过来霍然站起身,大喝道“来人,抓刺客!”

那李渊也看到了旁边突然出现的门,立刻高兴的从龙椅上蹦起来,高声说道“神人来了!神人来了!”这神人真是不经念叨,一念就来了。

守在殿外的禁军一听到大殿中有刺客,立刻呼啦啦冲进来一大片。

一进到大殿中,叶谨瑜有点发懵,他没想到这边会有这么多人在,士卒还在不断从各处门中涌入;在盔甲哗哗哗的碰撞声中,大殿中一下子就挤满了人。

不过面对这些人叶谨瑜已经不再那么害怕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李渊身边,李渊必然会保自己。

果然,李渊看到神人有些受惊后,连忙一挥手,道“此神人乃我大唐之福星也,诸将不可造次;速速退下!”

皇帝的话犹如打了浴缸的阀门,又一阵哗啦啦的盔甲碰撞声,禁军士兵如潮水般退去。大殿里再次空荡起来。

看着给自己解围的皇帝,叶谨瑜一时之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打招呼;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用怎么称呼皇帝。叫李渊?人家年纪这么大了,就算他不是皇帝,只是一个普通老人,直呼其名也不礼貌。叫陛下?还是叫大唐皇帝?大唐天子?做为一个生在九零后,长在新世纪的现代青年,这种叫法给人一种好奇怪的感觉。

算了,都是平等的人,平等对待吧;可以学西游记里唐僧给西域各国的君王见礼,最多对皇帝这个职务表达一些尊敬之意。想到这,叶谨瑜学着拱拱手向李渊微微弯腰,开口说道“见过大唐皇帝。”然后又看向大殿上目瞪口呆的众人,很是疑惑的问道“皇帝陛下,你们这是?”

“哦!”皇帝看向群臣扫了一眼,最后目光放在了还举着笏板想要汇报的大臣身上,随口说道“今日早朝,正在商讨度量衡的事宜。”

“度量衡啊。”叶谨瑜点头表示明白,历史书上说过秦始皇搞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没想到唐朝也会搞这个。

李渊这会很高兴,看到叶谨瑜点头,信口问了一句“神人对这个也懂吗?”

“略懂!”问的人随口问,回答的人也是随口答,只是当叶谨瑜随口回了李渊一句后,突然想到以后要长期跟大唐这个时空打交道,要不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一下本时空的度量方式;当然要是能统一一下两个时空的度量衡那就更好了。

于是他问道

“陛下,不知大唐的量具都是什么情况?”

这个问题把皇帝给问住了,身为大唐皇帝,日理万机,哪有时间管升斗小民的斤斤计较。回答不了神人的问题,只得看向阶下还站着的太府寺文官,向他求救。

那文官倒是识趣,见状立刻接话道“启奏陛下,度量衡设置上,我大唐随隋制长度以北方秬黍中等大的为准,长一黍为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一尺二寸为大尺,十尺为丈。体积也以秬黍中等大的为准,容一千二百个黍为龠,两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三斗为大斗,十斗为斛。重量也以秬黍中等大的为准,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一斤。”

这位官员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是相当尽责的,说起其中的内容来条条是道;但叶谨瑜却是满头雾水,这里头十个量词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