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西雨规划(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当一位钦差和一位国公一起,在常宁县城外寻找一块盖书院的荒地时,还会有什么困难吗?

遥州虽然比隔壁的闽州、胡州等地富庶繁华许多,但仍然无法与中原、江南等地相比。城外的荒地为数不少。

虽然有城中富绅听到消息,想把自家位置水土俱佳的好田献出来,以博钦差和越国公的欢心。但王鹤并没有接受。

这年头,农耕高于一切!别说盖书院了,就是给皇帝盖行宫都不能占用耕地。

最后,几经商议,选定的土地就在那富绅的田庄旁边。那一大片荒地,有山丘,有河流,顺流而下就能入海,离常宁县城也不是太远,出城往东五十里就是。

沈其音去看了一眼,还挺满意的。有山有河,有树有石,以后做实验搞实践,全都用得上的。她还找到隔壁那个姓马的富绅,跟他打好了商量,以后书院还能借他一小块田地,用作试验田。当然,作为回报,研究出的成果,也会让他家率先享用。

这上千亩的荒地,有一大部分是无主的,另一小部分则分布在几家富农乡绅名下,跟他们各自的田产连在了一起。

无主的部分好说,即便没有王鹤出面牵头,沈其音找闻怀远谈一谈,也能很容易地拿到手里。而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就要找到地主,洽谈收购了。

这件事沈其音却并不急着做,现有的面积,已经足够建起她规划中的一期校园。她手头的资金有限,只能先紧着最要紧的工程。剩下的几百亩地,怎么也要扩建三期四期时才真正用得上,等资金有富余了再买下来也不迟。

至于到时候,会不会有人看着书院日渐兴盛而坐地起价,把原本的荒地卖出学区房的价格,沈其音也不敢保证。不过真到有了这等麻烦的时候,书院想必也已经颇有些影响力了吧。手头掌握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沈其音相信,她能打出的牌也肯定比现在要多。

按沈其音的计划,一期校园并不大,几间教室,几间宿舍,配套的基础设施……大概也就是后世一座普通小学的规模,还是平房版的。位置选在马家庄子旁边,那里的交通最为便利,人气也旺一些。

建房的资财自然是沈家来出,东云楼的盈利,宋思珞的募捐,全都要砸在这里的。至于人手,领头的就是窦静阁正在教的那九个学生。虽然他们本行是造船,但盖些木质结构的平房,还真不算超纲题,甚至可以说是简单了。

剩余的人手,蒋成济想把其他的工匠也派了来,被沈其音婉言谢绝了。辈分资历这个东西不能忽视,他们若是现在参与进来,让那九个年轻工匠何以自处?谁带谁呢?

况且盖房子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大匠师,有那九个学生已经足够。剩下的力工,沈其音打算从马成马员外的庄子上雇。

除了按工时付钱,沈其音也已经计划好了,在西雨书院的一期校园外额外设置一座蒙学,免费向马家庄子的适龄儿童开放。相信有这样的福利在,马家庄的庄户一定会干劲十足的。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学点东西呢?

而西雨书院的蒙学,即西雨小学,也不仅仅是向邻居们卖好的善举。反正那九个工匠学生,甚至包括窦静阁,都需要学习或巩固一下汉语的读写。到时候请了蒙学先生,就让他们一起上课吧。

沈其音已经想清楚了,西雨小学既然要办,就一定要办好。除了给人开蒙教人识字,基础的数理化常识也要一并开设,从娃娃抓起,给西学的发展孕育良种。

坐在回城的马车上,沈其音的脑子转得飞快,不断完善着西雨书院的规划。

今天只是大致看了一下地块,到马家庄子上打了个招呼。盖房也好,雇人也好,只跟蒋成济在口头上商量了一下,还没有落实。

后面的工作,沈其音打算分给宋知璃一些。他是男子,在工地上行监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