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泼天银雨(1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随着烟花绽放开来,无论是林翰林和吕文虎还是秦西和女捕头都暂时停了谈论。

众人纷纷落座,准备欣赏这热闹非凡的戏曲盛会。

戏曲共分成五大戏种,分别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还有豫剧。

天台县位于江浙,越剧算是本土戏曲。越剧长于抒情,声音优美动听,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如今这台上先唱的便是越剧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台上的帷幕缓缓打开。

映入观众眼帘的先是一幅青山绿水的台布,随后一位身穿青衫的丫鬟提着扁担走入了台前。

丫鬟看着年纪不过十五、六岁,长得极为可人。

台上的丫鬟提着扁担走了一圈,随后转身望向舞台左侧轻轻唤了一句。

“小姐,快来呀!”

听到丫鬟的呼唤,一个身影缓缓走出。

可仔细一瞧,那竟不是什么小姐,却是个一身粉衣做读书人打扮的公子哥。

公子与丫鬟一同走在一起,在众人面前亮了一个相。

随后公子轻轻唱道。

“风和日丽花如锦。”

台上的丫鬟打趣了一句。

“男扮女装出远门。”

公子接着唱道。

“避开邻里亲和戚。”

“瞒过相识行路人。”

“走过五里青松岭。”

“前面已是草桥亭。”

两人唱罢,公子止住了丫鬟。

“银心,我们去草亭那边歇息一会吧。”

“诶!”

青衣丫鬟银心应了一声,两人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提着扁担慢慢走向草亭。

两人刚放下了扁担,却又听见一声吟唱。

两人抬头望去,一位身穿浅蓝色戏服的读书人在那远远吟唱。

“离故乡,别双亲,求学上杭城。见前面,古凉亭,叫声四九停一停。”

话音刚落,舞台左侧出场了一位同样是挑着扁担的麻衣书童。

麻衣书童停住脚步,询问道。

“公子,叫四九何事?”

浅蓝衣公子答道。

“双腿酸软,不如在此略坐片刻?”

“公子,说得有理!”

麻衣书童四九刚要挑着扁担走向亭子,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公子,亭里有人!”

浅蓝衣公子望向亭里,爽朗一笑。

“无妨。看他们也是行旅模样,想必也是一同读书的。”

他走到亭前,施了一礼。

“这位仁兄,小弟有礼了。”

粉红色衣服公子连忙站起了身,还了一礼。

“不敢不敢。小弟这厢还礼了。”

两人四目相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相遇便从这里开始了。

秦西看着台上的祝英台对着身边六扇门的女捕头打趣道。

“你看这祝英台与你还有些相似,都是爱女扮男装的。”

女捕头白了一眼秦西。

“可惜你不是梁山伯,而是一个小毛贼。”

秦西笑了笑,也并不介怀。

戏曲缓缓进行,情节极为感人。

起先出场的那位粉衣公子,便是男扮女装的女主人公祝英台。祝英台原为越州上虞县祝家庄的女儿,自小便极爱读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当时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乔装成男子带着丫鬟银心一同前往越州城读书。

那位后面出场的蓝衣公子则是男主人公鄞县书生梁山伯,梁山伯也是准备带着书童四九前往越州念书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