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关于木棉诗意(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申请的修改权限即将出消息,不知道发什么保投资了,闲聊一下自创的木棉诗吧。

寻棉:

待来世,我愿成为一朵木棉,

不为在枝头惊艳你的芳华,

只为默看并驻守尘世间的浮夸。

当四月即逝还抽出花蕾的枝芽。

我静静安身在枝头,

看到你脉脉凝望地回眸。

那刻你为我转身的模样,

划在了永不轮回的时光。

待木棉落尽旧城繁华逝尽,

我悄然无声被埋入你踏过的泥土里。

没有人会发现这朵红木棉为你而开,

也没有人会探寻它沦陷以后归向何方。

这首诗在中我把它作为向冬漾写给姜晓棉的诗,文笔不太好,毕竟是2014年的诗了,现在看来想大体修改融入中,但是一想向冬漾本就不擅长文科,不需要多工整优美词藻的诗去衬他,所以就一字不改了。当然,也为我文笔不好而找懒的借口。

还有一首古体诗,去年记录于我QQ空间的日志,现在发来给读者们取笑一下:

了望南国木棉新,

仙翻染茜使妆成。

何来好意歇花满?

不愿风催迟叶声。

作诗兴趣来源:

最近仿佛是中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毒,看着近日木棉花的盛开,我也学人做了诗。很多年以前我也颇喜欢诗词只因与现代格格不入,也就丢开了。偶一看诗词大会,庆幸我的诗词储备量不仅仅限于语文课本上学过的诗。最记得读三年级那时候,报过学校的寒暑假兴趣班,我当时随便选了个书法班,每天都要花半天在学校练字,练的正是些古诗词,如今我都不记得,为何字没怎么练得好看,古诗到是记得一大堆。后来2013那年买了本古诗词大,从先民牧歌到诗经楚辞,从汉词再到魏晋南北朝古诗,最后唐诗宋词,清朝的诗就相比之下较少。遇到喜欢的背一下,不喜的就读一下。厚厚的两本书呢可随着我到至今,连书都发霉了。所以呀,每首诗,我都能记得它是以什么样的来源方式储存在我的大脑里。

若喜爱诗词,《红楼梦》是最值得读的。这本巨著是诗词最多的一部诗词,曹公的文笔真的很伟大。优秀的诗篇上至薛林两位,稍次则湘探两位,下至宝玉香菱。所以读者们就老纠结的一个问题:到底是林黛玉的诗写得好还是薛宝钗的诗写得好?(诗词大会中对于这个问题,康震老师说了“那不都是因为曹雪芹写得好”)。其实李纨他们评诗都因为林黛玉的诗较伤感而以薛宝钗的诗为尊,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心思。一味觉得林黛玉的《葬花吟》和《桃花行》太过伤感而有些排斥她的诗,还没看完《红楼梦》之时,这两首长诗我也能够背出,但我更极为喜爱薛宝钗的诗,那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以及“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能玉无痕。”,还有每当看到螃蟹,就想起宝钗的那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看到有关于薛宝钗的《螃蟹咏》以及《柳絮词》出题,我也很是激动,当然,答不出来的人都是没看过《红楼梦》的人。

我作为一枚红迷,凡是《红楼梦》中出现过的诗,没有没背过的只有没背熟的。

木棉诗意来源:

自古诗人们咏物都一样,爱极了才咏,喜爱菊花的则咏菊,爱极了梅花的则咏梅...因为只有足够去喜欢某一件事物,才会乐意起诗去咏,去歌颂。而我爱极了木棉,而著名的诗人咏木棉的少之又少。于是,我一时兴起,完成了我的“处女作”...

了望南国木棉新,仙翻染茜使妆成。何来好意歇花满,不愿风催迟叶声。这首诗我主要是根据木棉花的节令特点来写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