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32.何谓天命?(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何谓天命?”

子受声如洪钟。

云中子凛然道“天命不可知,天命不可违,天道主宰众生命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子受背着手“既是如此,修道之人可窥得天命,亦不可违?”

云中子摇头道“非是我等修道之人窥得天命,而是天命选择了让我等一窥半点,自不可违。”

子受语气忽然急促,道“有一地遭逢水涝旱灾,百姓该如何?天命如何?”

云中子不知为何如此提问,只是按照常理道“水旱使百姓饥饿,天命如此。”

“天命如此?”子受加重语气“若孤从朝歌调去粮草千车,天命亦是如此?百姓仍受饥饿?”

“”云中子说不出话。

子受又问道“有一人天生体弱,其人寿数如何?天命如何?”

云中子还是正经答道“体弱之人则早夭,此天命也。”

“天命?”子受轻哼“若此人衣食给养齐备且活动适时,天命亦是如此?堪可延寿数载?”

见云中子没有回应,子受继续问道“卜筮鬼神不足以推断战争胜负,星象变化不足以决定战争结果,然而恃之,此大愚耶?”

这次云中子反应过来了,道“天命不可改,旱涝受饥是天命,若调粮赈灾不再挨饿,亦是天命,体弱早夭是天命,若养备动时而延寿,亦是天命,战争胜负天命早已注定,并无更改。”

不管是什么结果,云中子都说是天命如此,不在于过程,一切本就是该这样,都是天命定好的。

这很赖皮,毕竟谁也不能让一件事同时有两个结果并以此来反驳。

不过子受不急,继续发问

“既如此,洪灾可谓天命?”

“是也。”

“禹王治水乃逆天而行耶?”

“海难而亡可谓天命?”

“是也。”

“精卫填海乃逆天而行耶?”

“天有十日可谓天命?”

“是也。”

“裔射九日乃逆天而行耶?”

云中子淡淡道“、海难、十日具为天命,然其人亦具天命。”

子受笑道“既然具为天命,孤言宫中无妖亦是孤之天命,道长又何苦逆天而行?”

云中子有些懵,怎么转来转去自己成了逆天而行的了?

片刻后,云中子不再纠结,只是道“大王慎言,须知言不可妄,行不可隳,命不可忽,天不可违,如此戏言,实非天子所为。”

子受道“天子可是天命之子?”

云中子点头“天子当承天命。”

“为何禹承天命而治,桀承天命而乱?”

“天命自有定数,一切早已注定。”

子受问道“孤亦承天命?”

云中子道“自是如此,大王承天之命,理当恪谨。”

子受叱喝道“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我祖成汤驱良车七十乘,领勇士六千人,与桀战于郕,入宫门,行仁慈之事以恤百姓,反桀之事推举贤良,顺民所喜,远近归之,故王天下,此乃先祖德行,于天命有何干?”

“先祖用师于夏,除民之灾,改换正朔,变化服饰,区别称号,以示不相沿袭,然天子一号沿用至今,今日孤便废天子之号,不承天命,只承大商国运,以人王而称!”

废天子之号?

还不等云中子回应,大臣们便一阵惶惶,却又不敢出头劝谏。

废天子之号比羞辱有道真修,言语不信天命更为不敬,毕竟前面只是口头言语,废天子号却是实际行动。

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

纣王已经搬出先祖成汤的发家事迹,难道要他们这些大商臣子否定这些事迹,将一切的功劳都推脱给天命,说成汤得天下乃天命,与他的所作所为无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