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笔小说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5章 我们自己造火箭(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听说,国家今年已经把南十字星项目的研发,推进到实施阶段了,卫星研发已经开始。很明显,有关部门是看了大洋国的gs项目很成功,而且也有了商业化应用回本的潜力,所以愿意跟进建设。s的经验可以借鉴,南十字星计划的研发成本肯定能降低至少七成。如果我们现在开始搞民营的降本卫星发射,说不定能赶上三年后,大批量承包南十字星导航星的发射。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第一个目标客户,而且因为我跟这个圈子里的人都熟,所以能有把握拿下单子。这单之后,其他遥感、地质领域的新卫星订单,乃至无人区紧急互联网卫星信号覆盖这些订单,乃至传统通讯卫星,都能争一争。饭要一口一口吃嘛。”

麻依依想了想,觉得顾玩大的思路没什么问题,应该是对市场容量进行过深思熟虑了。

剩下的,关键在于民营航天的成本降低问题。

国家发射卫星,是不考虑赚钱亏本的,有财政砸钱买单。

对于这个问题,顾玩是这么想的“不管我们将来商业模式、盈利方法怎么解决,眼下,最初几年,应该还不必担心这个问题。

我们毕竟是伟大的社会注意国家,不是大洋国。只要我三年内能够把发射技术弄出来,试射都跑通,而且成本比目前的长征二号便宜,那国家就会扶持性给我一些机会。我在宇宙科学和物理领域的威望人脉,还是够我拿到不少资源的。

所以,我们的目标可以分解开来首先,三年内,把能够可靠发射的火箭做出来,成本么,暂时目标就定在比国加拨款项目火箭现造价低15。这一步做完,基本上就已经是零九年的事儿了。

然后,我们再花至少3年,甚至5年,做到按照普通的开放竞争式商业模式,也能盈利。相信那么高精尖的领域,国家给3到5年的市场化缓冲期,还是可以的。”

麻依依暂时没有更多的调研,也不好说什么,就表示过段时间做一个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顾玩的打算,显然是走地球上那些2010年代民营航天企业的发展轨迹,自己以做集成商为主,把大量子项技术外包出去,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同时要会核算每一个小目标的成本构成。

其实,杰夫贝佐斯和埃隆马斯克这些地球同行,他们也不是说自己就掌握多少核心技术,他们的关键竞争力,还是什么都略懂一点,能看懂每个细分专业领域供应商的成本,确保不会被他们坑。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难度是很高的,因为隔行如隔山,一个东西如果一个星球上只有一家公司能造出来,很小众,那么它给你报个高价,你有时候也很难反驳。这时候,又懂技术又懂如何分解成本、找出降本关键项,就成了核心竞争的能力。

造一颗火箭,按照民营的供应商分包模式,那至少是需要两千个供应商才能解决的,哪怕只是抓大放小,只盯着那几百个附加值比较大的供应商来降本,也是非常浩大的系统工程。

地球上,埃隆马斯克能做成这事儿,其实最大的能力长板,在于马斯克型人物的学习能力。在太空叉,老板据说经常可以“顶替胜任任何一个c某o席位出缺时的工作”,也就是说他什么都懂一点,学新东西很快,这样的人,才能做最好的系统集成成本管理,看破供应商的虚报。

顾玩自忖还不算这方面的天才,他只是理工科技术方面学习能力很强,而且触类旁通。

麻依依单独来看,也不算这方面的天才,所以他们只能夫妻档互补着来了。

……

三年的时间倏忽而过,顾玩和麻依依把20亿美元的资金,花掉了一小半,好歹是把成本低于长征二号及后续系列的火箭,给搞了出来。

东方国有关部门,包括科技和工信等等,也终于把南十字星计划所需的卫星,鼓捣到了可以商业化发射的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